CT在肺炎与肺癌鉴别中具重要价值,肺炎多为片状等高密度影、边界模糊等;肺癌早期结节不规则等,中晚期肿块有坏死等。形态学指标上肺炎边缘模糊、内部密度均匀,肺癌有分叶、毛刺等征且内部可坏死钙化等;病变与周围组织关系方面肺炎胸膜改变轻,肺癌有胸膜牵拉征等。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对鉴别有影响,儿童肺炎常见、肺癌罕见,老年人肺癌相对多见,性别无直接特异影响,吸烟史等生活方式及既往病史等会影响鉴别。
一、CT在肺炎与肺癌鉴别中的优势
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肺炎和肺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肺炎在CT上通常表现为肺部片状、斑片状的高密度影,边界可能模糊,多伴有炎性渗出的表现,病变区域的血管纹理一般是存在的。而肺癌在CT上的表现多样,早期肺癌可能表现为结节状影,结节的形态往往不规则,有分叶、毛刺、胸膜牵拉等征象;中晚期肺癌可表现为肿块影,肿块内部可能有坏死、空洞等改变,周围组织可能受侵犯等。
二、CT对两者鉴别中的具体指标及意义
(一)形态学指标
1.结节/肿块边缘
肺炎引起的病灶边缘多较模糊,因为肺炎是炎症性病变,是炎性细胞浸润等导致的肺组织改变,边界不清是其特点之一。而肺癌的结节或肿块边缘常可见分叶征,这是由于肿瘤细胞生长不均衡,向外浸润性生长形成,分叶征提示肿瘤的恶性可能;毛刺征也是肺癌常见表现,是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生长以及周围纤维组织反应所致。
2.内部密度
肺炎病灶内部密度相对均匀,主要是炎性渗出等成分。肺癌病灶内部可能出现坏死、钙化等情况,如肺癌的坏死可表现为肿块内的低密度区,钙化在肺癌中也时有出现,不过钙化在肺炎中相对少见。
(二)病变与周围组织关系
1.胸膜改变
肺炎一般较少引起明显的胸膜改变,即使有胸膜反应,程度也较轻。而肺癌容易出现胸膜牵拉征,表现为肿瘤与胸膜之间的纤维条索影,牵拉胸膜导致胸膜凹陷等,这是因为肿瘤侵犯胸膜及周围组织,引起纤维组织增生牵拉胸膜所致。
2.血管侵犯
肺炎通常不会侵犯血管,血管纹理在肺炎病灶周围一般是正常走行或仅受轻度影响。肺癌则可能侵犯周围血管,表现为血管被肿块包绕、血管形态变窄等情况。
三、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对鉴别诊断的影响及应对
(一)年龄因素
1.儿童
儿童肺炎相对常见,多与感染因素相关,如病毒、细菌感染等,CT表现多为双肺多发的片状影等符合炎症表现的特征。而儿童肺癌极为罕见,但如果儿童出现肺部结节等情况,需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一般炎症的可能性更大,但仍需进一步检查排除。
2.老年人
老年人肺炎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慢性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等,CT表现可能不典型,但仍以炎症的片状影等为主。而老年人肺癌相对多见,需要仔细观察结节或肿块的形态学特征。老年人的肺癌发病可能与长期吸烟、接触粉尘等环境因素以及自身的基因易感性等有关,在鉴别时要结合其吸烟史等情况。
(二)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性别本身对CT鉴别肺炎和肺癌没有直接的特异性影响,但在肺癌的发病中,男性吸烟等因素导致肺癌的发病率相对高于女性,但这不是绝对的鉴别依据。在鉴别诊断时,仍要以CT的形态学表现等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患者的性别相关的可能危险因素,如女性肺癌也可能与二手烟暴露、室内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
(三)生活方式因素
1.吸烟史
有长期吸烟史的人群,肺癌的发生风险增加。在CT鉴别中,有吸烟史的患者出现肺部结节或肿块时,更要警惕肺癌的可能。而肺炎的发生与吸烟史的相关性相对较小,肺炎更多与感染等因素相关,但有吸烟史的肺炎患者,其CT表现也需与肺癌仔细鉴别。
2.职业暴露
长期接触石棉等职业暴露的人群,肺癌的发病风险升高。这类人群进行CT检查时,发现肺部病变要考虑肺癌的可能,同时也要排除因职业暴露导致的肺炎等其他病变。
(四)病史因素
1.既往肺炎病史
有既往肺炎病史的患者,再次出现肺部病变时,需结合此次病变的CT表现与既往对比。如果此次病变的形态学特征不符合肺炎的特点,如出现结节的分叶、毛刺等改变,则要警惕肺癌的可能。
2.肿瘤家族史
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出现肺部结节等病变时,肺癌的可能性相对增加,在CT鉴别中要更加注重对结节形态学等恶性征象的观察。而有肺炎家族史的人群,肺炎的发生可能与遗传易感性等有关,但CT鉴别仍以病变本身的形态等为主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