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宫颈癌疫苗有诸多注意事项,接种前要了解自身健康、月经与怀孕情况;接种时要选正规机构并配合询问;接种后需留观、护理局部、观察全身反应、注意饮食生活方式并完成后续接种;特殊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者、妊娠期女性、儿童青少年等有各自特殊注意事项。
一、接种前注意事项
1.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若处于急性疾病发作期,如正在发热(体温≥37.3℃),应暂缓接种。因为此时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紊乱状态,接种疫苗可能影响免疫应答效果,还可能加重身体不适。对于有慢性疾病稳定期的人群,需咨询医生后判断是否可以接种。例如患有高血压但血压控制平稳在140/90mmHg以下的人群,一般可以接种,但需密切关注接种后反应。
对疫苗成分过敏者禁忌接种。如对疫苗中的活性成分、任何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反应,则不能接种宫颈癌疫苗。
2.知晓月经与怀孕情况
女性处于月经期可以接种宫颈癌疫苗,月经对疫苗接种效果和安全性影响较小。但如果本身因月经期间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而有明显不适,可根据自身感受决定是否暂缓接种。
备孕、怀孕或哺乳期女性不建议接种宫颈癌疫苗。孕期接种可能对胎儿产生未知影响,哺乳期接种后疫苗成分是否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也不明确,所以为安全起见,备孕、怀孕及哺乳期女性应避免接种,可在结束哺乳期后再进行接种程序。
二、接种时注意事项
1.选择正规接种机构
要前往具备相应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或接种门诊进行接种。正规机构有合格的疫苗储存条件,能保证疫苗的有效性,同时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的接种知识和技能,可正确进行接种操作并处理可能出现的接种反应。
2.配合医护人员询问
如实向医护人员告知自身健康史、过敏史等情况,包括之前是否有过严重的疫苗接种反应等。这有助于医护人员综合评估接种风险,判断是否适合接种。
三、接种后注意事项
1.留观规定
接种后需在接种场所留观30分钟。因为少数人可能在接种后出现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留观期间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例如曾有极个别接种者在接种后数分钟内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反应,在留观期间得到及时救治。
2.局部护理
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内尽量不要沾水,避免感染。接种部位可能会有轻微红肿、疼痛等,一般属于正常反应,通常1-2天会自行缓解。如果局部红肿范围较大(直径超过5cm)或疼痛持续加重,应及时就医。
3.全身反应观察
注意观察自身全身情况,如是否出现发热(体温≥38.5℃)、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中度以上发热或持续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一般轻微的全身不适,如低热(体温<38.5℃)、轻度乏力等,可通过多休息、多饮水来缓解,通常1-3天会逐渐消退。
4.饮食与生活方式
接种后尽量避免饮酒,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同时要避免剧烈运动。饮酒、食用刺激性食物或剧烈运动可能会加重接种后的不适反应,影响身体恢复,也可能干扰疫苗免疫应答。建议接种后保持清淡饮食,适当休息。
5.后续接种安排
按照疫苗接种程序完成后续剂次的接种。宫颈癌疫苗一般需要接种2剂或3剂,如二价疫苗是0、1、6个月接种3剂,四价和九价疫苗是0、2、6个月接种3剂,错过接种时间应按照程序尽快补种,但要注意补种间隔时间的要求,以保证疫苗的免疫效果。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如患有艾滋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的人群,接种宫颈癌疫苗的免疫应答可能会受到影响。这类人群接种前需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的免疫状态评估接种的必要性和风险。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接种计划或加强监测接种后的反应。
2.妊娠期女性
如不慎在接种过程中发现怀孕,应停止后续剂次的接种,待分娩后再继续完成接种程序。目前虽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宫颈癌疫苗对胎儿有不良影响,但为了安全起见,孕期应避免接种,已接种的也无需因为怀孕而终止妊娠,定期做好孕期检查即可。
3.儿童与青少年
对于9-14岁的儿童,接种程序可能有一定特点,一般按照0、6个月的程序接种2剂。在接种前后需像成人一样注意健康状况的询问和接种后的观察,但儿童的身体反应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医护人员和家长要更加密切关注儿童接种后的局部和全身反应,尤其是儿童的精神状态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