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的诱发因素包括过敏原因素(吸入性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真菌、宠物毛发皮屑,食入性过敏原如牛奶、鸡蛋等)、感染因素(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气候因素(温度变化如寒冷空气、温度骤变,空气湿度不适宜)、遗传因素(有家族遗传倾向)及其他因素(运动因素、药物因素等)。
一、过敏原因素
(一)吸入性过敏原
1.花粉:不同季节有相应花粉飘散,如春季的树花粉、夏季的草花粉等,花粉颗粒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发过敏反应导致哮喘。例如,研究表明在花粉浓度较高的季节,过敏性哮喘患者的发作频率会明显增加。
2.尘螨:主要存在于家居环境中,如床垫、枕头、沙发等处,尘螨的排泄物等成分是常见过敏原,儿童由于活动范围与家居环境接触密切,更容易受尘螨影响引发哮喘,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尘螨过敏原的免疫反应更易导致哮喘发作。
3.真菌: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如浴室、地下室等,真菌孢子被吸入后可引发过敏性哮喘,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可能更易受真菌影响,因为其呼吸道防御功能相对较弱。
4.宠物毛发皮屑:猫、狗等宠物的毛发和皮屑中含有的蛋白质可成为过敏原,接触后可能引发哮喘,对于有宠物饲养史且本身过敏体质的人群,需特别注意,不同性别对此的易感性无明显差异,但有过敏家族史的人群风险更高。
(二)食入性过敏原
1.食物:常见的如牛奶、鸡蛋、鱼虾、坚果等,食物过敏引发的哮喘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儿童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对食物蛋白的消化吸收及免疫耐受能力较弱,更容易出现食物过敏进而引发哮喘。例如,对牛奶过敏的儿童,饮用牛奶后可能迅速出现哮喘相关症状。
二、感染因素
(一)病毒感染
1.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哮喘发作的重要病原体,婴幼儿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较弱,易被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从而诱发哮喘。研究发现,在冬季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季节,婴幼儿哮喘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2.鼻病毒:可引起普通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进而诱发过敏性哮喘发作,对于有过敏性体质的人群,鼻病毒感染更容易触发气道的过敏反应,导致哮喘症状出现。
(二)细菌感染
1.肺炎链球菌:肺部感染肺炎链球菌后,可引起气道炎症反应,从而诱发或加重过敏性哮喘,有慢性肺部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过敏性哮喘时,肺炎链球菌感染更易导致病情恶化。
三、气候因素
(一)温度变化
1.寒冷空气:寒冷空气刺激呼吸道,可导致气道痉挛,引发过敏性哮喘发作,老年人由于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对寒冷空气更为敏感,在寒冷季节哮喘发作风险增加;儿童呼吸道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也易因寒冷空气诱发哮喘。
2.温度骤变:季节交替时温度变化较大,如从夏季进入秋季,温度骤降,容易引起气道的应激反应,导致过敏性哮喘发作,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在温度骤变时的易感性不同,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群暴露于温度骤变环境的机会更多,风险相对较高。
(二)空气湿度
1.湿度不适宜: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可能影响过敏性哮喘,湿度过高有利于尘螨、真菌等过敏原的滋生,湿度过低则可能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从而增加哮喘发作风险,有过敏性哮喘病史的人群对空气湿度变化更为敏感,需注意维持室内适宜湿度。
四、遗传因素
1.家族遗传倾向:过敏性哮喘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如果家族中有哮喘患者,那么亲属患过敏性哮喘的风险会增加。研究显示,父母一方患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概率约为20%;父母双方都患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概率可高达50%。不同性别在遗传易感性上无显著差异,但家族遗传背景对儿童的影响更为关键,儿童从父母处遗传相关过敏基因后,在遇到环境诱因时更易发生过敏性哮喘。
五、其他因素
(一)运动因素
1.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可出现喘息等哮喘症状,称为运动性哮喘,这是因为运动时呼吸频率加快,吸入大量冷空气,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增加,从而诱发哮喘,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发生运动性哮喘,儿童在进行剧烈体育活动时需特别注意,有过敏性哮喘病史的儿童运动后哮喘发作风险更高。
(二)药物因素
1.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引起部分人发生阿司匹林哮喘,这类药物会抑制环氧酶途径,使白三烯等炎症介质生成增加,导致气道痉挛,引发哮喘,有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对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的人群需避免使用相关药物,在用药前应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以便医生合理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