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咳嗽与肺寒不同,西医因接触过敏原引发气道免疫反应致病,中医肺寒有其特定表现。诊断需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要与感染性咳嗽、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鉴别。非药物干预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和环境控制,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儿童需家长照料,成年要识别规避过敏原,老年要注意自身情况及相关健康问题。
从西医角度分析过敏性咳嗽的病因
西医认为过敏性咳嗽主要是由于患者接触了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引发气道的免疫反应。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IgE,IgE与肥大细胞等结合,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就会触发肥大细胞等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导致气道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引起咳嗽等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在过敏性咳嗽患儿中,检测到对多种常见过敏原如屋尘螨、粉尘螨等的特异性IgE阳性率较高,这直接证明了过敏原接触在过敏性咳嗽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从中医角度看肺寒相关表现与过敏性咳嗽的区别
中医所说的肺寒,多因外感寒邪,或机体阳气不足,寒从内生,导致肺失宣降。其咳嗽多为长期反复发作,咳声重浊,咳痰色白清稀,常伴有鼻塞流清涕、怕冷明显、舌苔白等表现。而过敏性咳嗽虽然也有咳嗽症状,但过敏原接触是关键诱因,咳嗽多为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常在接触过敏原后发作,一般无明显怕冷、咳痰清稀且色白如肺寒表现那样典型,舌苔表现也不一定是单纯的白苔,可能会有其他变化。
过敏性咳嗽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情况,包括咳嗽出现的时间、与接触过敏原的关系、有无季节性发作规律等。例如有的患者在春季花粉传播季节容易发作过敏性咳嗽,这就提示可能与花粉过敏有关。
体格检查:一般体格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但有时可听到双肺呼吸音增粗等表现。
辅助检查:
过敏原检测: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明确患者对哪些过敏原过敏。如皮肤点刺试验是将常见过敏原提取液滴于患者皮肤,然后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果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就会在点刺部位出现风团样反应。
肺功能检查:通气功能检查显示FEV1/FVC正常或略增高,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等,有助于判断气道高反应性,辅助诊断过敏性咳嗽。
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感染性咳嗽:多有明确的感染病史,如病毒或细菌感染,除了咳嗽外,常伴有发热、咳痰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比例异常,而过敏性咳嗽一般无感染相关表现。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除了咳嗽外,常有反酸、烧心等消化道症状,24小时食管pH监测等检查可协助诊断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与过敏性咳嗽可通过症状特点及相关检查进行鉴别。
过敏性咳嗽的非药物干预及注意事项
非药物干预措施
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明确过敏原的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如对尘螨过敏的患者,要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寝具等;对花粉过敏的患者,在花粉传播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等。
环境控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例如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较为适宜,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减少过敏原的聚集及减轻气道刺激。
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过敏性咳嗽患者需要家长更加细心照料。在避免接触过敏原方面,要注意儿童的玩具清洁,避免让儿童接触毛绒玩具等容易积聚尘螨的物品;在环境控制上,要确保儿童居住环境的空气洁净,定期对儿童房间进行彻底清洁。同时,儿童的饮食也要注意,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等,并且要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因为睡眠不足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免疫力,加重过敏性咳嗽的发作。
成年患者:成年过敏性咳嗽患者要注意在工作和生活中识别过敏原并尽量规避。例如一些从事特殊职业可能接触特定过敏原的人群,如在化工厂工作可能接触化学性过敏原的人员,要严格按照职业防护要求做好防护措施。同时,成年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但要注意运动环境,避免在花粉浓度高或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运动。
老年患者:老年过敏性咳嗽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在避免接触过敏原时要更加注意自身行动的便利性。比如对于尘螨过敏的老年患者,更换防螨寝具可能需要子女协助。在环境控制方面,要注意室内温度变化对老年人体质的影响,避免因温度过低导致寒邪入侵加重咳嗽,但又要避免温度过高引起气道不适。老年患者的饮食也要注重营养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但要避免食用可能过敏的食物,并且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伴随的其他健康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