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苗接种有禁忌情况,包括对疫苗成分过敏、急性疾病发作期、严重慢性疾病不稳定期、曾患格林-巴利综合征者;接种前要询问健康状况、准备接种部位;接种时要观察反应、留观30分钟;接种后要局部护理、注意休息饮食、观察症状;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禁忌情况
(一)对疫苗成分过敏者
对流感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属于绝对禁忌。例如对疫苗中的某些蛋白质、佐剂等过敏,使用后可能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这是因为过敏体质的人群免疫系统对疫苗成分过度识别,引发强烈的免疫应答。
(二)急性疾病发作期者
处于急性疾病发作期,如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伴有发热等症状时,不宜接种流感疫苗。此时人体本身处于应激状态,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病情,或者导致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因为机体的免疫状态不稳定,接种疫苗后的免疫反应难以预测。
(三)严重慢性疾病不稳定期者
患有严重慢性疾病且处于不稳定期,如未控制的癫痫、未控制的糖尿病并发症严重阶段等。以未控制的糖尿病为例,血糖波动较大时接种流感疫苗,可能影响血糖的控制,同时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可能与糖尿病的病情相互干扰,不利于病情的稳定。
(四)曾患格林-巴利综合征者
既往曾患格林-巴利综合征者禁忌接种流感疫苗。格林-巴利综合征是一种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有研究表明部分流感疫苗接种后可能与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发病存在关联,为避免诱发该疾病或导致病情复发,此类人群不能接种。
二、注意事项
(一)接种前注意事项
1.健康状况询问:接种前应如实向医生告知自己的健康状况,包括近期是否有发热、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及其控制情况等。例如如果正在服用某些药物,也需要告知医生,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或者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如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后的免疫应答可能会受到抑制。
2.接种部位准备:接种流感疫苗一般选择上臂三角肌接种,接种前应清洁接种部位的皮肤,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卫生,避免在皮肤有破损、炎症等情况下接种。
(二)接种时注意事项
1.接种反应观察:接种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自身的反应,如是否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告知接种人员。因为在接种瞬间,个别人可能会因为紧张等因素出现一些轻度的不适反应,但如果症状严重需要及时处理。
2.接种后留观:接种后需要在接种场所留观30分钟。这是为了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急性过敏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例如接种后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皮疹等严重过敏表现,在留观期间可以及时进行抢救。
(三)接种后注意事项
1.局部护理:接种部位24小时内尽量不要沾水,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如果接种部位出现轻微的红肿、疼痛等,一般属于正常的疫苗反应,通常1-2天会自行缓解。但如果红肿范围扩大、疼痛加剧或者出现发热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2.休息与饮食:接种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饮食上要注意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饮酒等。因为休息不好和不良的饮食可能会影响机体的恢复,或者与疫苗反应相互干扰。
3.症状观察:接种后要密切观察自身的症状变化,如体温、全身状况等。一般来说,接种流感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低热等轻微全身反应,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可自行缓解。但如果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持续不适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接种流感疫苗的情况。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接种流感疫苗时,家长要在接种前详细了解疫苗的相关信息,接种过程中要配合医生安抚儿童情绪。接种后要特别注意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和身体反应与成人有所不同,出现异常情况更需要及时处理。例如幼儿接种后可能因为不适而哭闹不安,家长要注意排查是否是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
2.老年人: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前要评估自身的健康状况,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接种后要注意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因为老年人的机体功能相对较弱,疫苗可能对心血管系统等产生一定影响。同时,老年人接种后要注意保暖等,避免因为疫苗反应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而引发其他疾病。
3.孕妇:孕妇接种流感疫苗需要谨慎评估。一般来说,在孕期的任何阶段,如果有接种流感疫苗的需求,应在医生的评估下进行。因为孕妇的特殊生理状态,接种疫苗需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权衡接种疫苗的利弊后决定是否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