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临床表现包括呼吸系统的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全身的发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症状,体征有肺部固定中细湿啰音等,辅助检查有血常规、病原学检查、胸部X线或CT等,不同年龄段小儿肺炎特点不同,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小儿是否患肺炎。
一、临床表现
1.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多数小儿肺炎会出现咳嗽症状,可为频繁的刺激性干咳,随后可能有痰。例如,婴儿肺炎早期可能以干咳为主,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咳痰。不同年龄段小儿表现有差异,新生儿肺炎咳嗽症状可能不典型,表现为呼吸增快时伴有口吐白沫等情况。
气促:呼吸频率增快是小儿肺炎的重要表现之一。婴儿呼吸频率通常超过60次/分钟,幼儿超过50次/分钟,儿童超过40次/分钟,同时可能伴有鼻翼扇动、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下陷)。
呼吸困难:严重肺炎时患儿可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费力,严重者口唇、指甲发绀(皮肤黏膜呈青紫色)。
2.全身症状
发热:小儿肺炎可伴有发热,体温可高可低,可为低热(体温37.5-38℃)、中度发热(38.1-39℃)或高热(39℃以上)。新生儿肺炎、小婴儿肺炎发热可能不明显,甚至体温不升。
精神萎靡:患儿可出现精神不佳、烦躁不安或嗜睡等表现。例如,原本活泼的小儿患肺炎后变得精神委靡,不愿意玩耍、活动。
食欲减退:小儿肺炎时往往食欲明显下降,吃奶量减少或拒食。
二、体征
1.肺部体征
啰音:肺部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是小儿肺炎较典型的体征。湿啰音是由于气道内有分泌物,气体通过时形成的水泡破裂声。例如,支气管肺炎时,肺部听诊可在双肺下方听到固定的中、细湿啰音。
呼吸音改变:部分患儿可出现呼吸音减弱或粗糙,严重时可闻及管状呼吸音(异常的支气管呼吸音)。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通常升高,可伴有C反应蛋白(CRP)升高;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相对升高。例如,细菌性肺炎患儿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而病毒性肺炎患儿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但淋巴细胞比例有所变化。
2.病原学检查
病毒抗原检测:可采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病毒抗原,有助于早期明确病毒感染的类型,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抗原检测。
细菌培养:取患儿痰液、血液、胸腔积液等进行细菌培养,可明确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例如,通过痰培养分离出肺炎链球菌等病原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
3.胸部X线或CT检查
胸部X线: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小儿肺炎的重要辅助手段。典型表现为肺部出现斑片状阴影,可分布在一侧或双侧肺部,以双下肺、心膈角区及中内带较多见。支气管肺炎在X线上表现为两肺中、下野内中带散在小斑片状阴影;大叶性肺炎则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分布的大片状致密阴影。对于不典型肺炎或需要鉴别诊断时,可进一步进行胸部CT检查,胸部CT对肺部病变的显示比X线更清晰,尤其是对于一些细微病变或纵隔、肺门等部位病变的观察更有优势。例如,对于一些重症肺炎患儿,胸部CT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肺部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
四、不同年龄段小儿肺炎的特点
1.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无明显的咳嗽、发热等典型表现,主要表现为呼吸增快、口吐白沫、吃奶差、精神萎靡等。这是因为新生儿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低下,感染后症状容易被掩盖。例如,胎粪吸入性肺炎的新生儿可能有宫内窘迫史,生后即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表现,肺部可闻及粗湿啰音等。
2.婴儿肺炎
婴儿肺炎相对更易出现呼吸系统的典型表现,如明显的气促、三凹征等,全身症状也较为明显,如发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由于婴儿气管、支气管较狭窄,感染后容易导致气道阻塞,从而出现呼吸增快等表现。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婴儿肺炎,常表现为喘息、气促,肺部可闻及哮鸣音等。
3.儿童肺炎
儿童肺炎的临床表现相对介于新生儿和婴儿之间,但一般较新生儿和婴儿更具特异性。咳嗽、发热等症状相对更典型,肺部体征也相对容易被发现,如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等。例如,大叶性肺炎在儿童中相对较常见,典型表现为高热、寒战、咳嗽、咳铁锈色痰等,胸部X线可发现肺叶或肺段的大片实变影。
总之,判断小儿是否患有肺炎需要综合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如果家长发现小儿出现上述相关表现,应及时带患儿就医,以便尽早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