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是脑实质受病原体侵袭的炎症性病变,以高热、头痛等为特征且多伴脑脊液改变,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自身免疫性等类型,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其病因多样,感染因素中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较为常见,自身免疫因素会因免疫系统攻击自身脑组织引发脑炎,物理、化学因素也可导致。特殊人群方面,儿童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要注意卫生和接种疫苗;孕妇免疫力低,需注意饮食和避免感染,不适及时就医;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应加强锻炼并控制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人群要遵医嘱服药复查,注意卫生和预防感染,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一、什么是脑炎
脑炎是指脑实质受病原体侵袭导致的炎症性病变。临床上以高热、头痛、呕吐、昏迷、惊厥等症状为其特征,大多伴有脑脊液成分的改变。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感染性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炎等。若脑部炎症持续发展,可能会对神经细胞造成不可逆损伤,影响神经系统功能,严重时危及生命。
二、脑炎的病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这是脑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例如单纯疱疹病毒,可通过呼吸道或口腔黏膜进入人体,潜伏在神经节,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激活并沿神经纤维到达脑部,引发脑炎。有研究表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占所有散发性脑炎的10%-20%。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感染人体后可随血液循环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此外,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我国南方夏秋季较为流行。
细菌感染:常见的有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细菌可通过血行播散、邻近组织感染蔓延等途径进入脑部。例如中耳炎、鼻窦炎患者,如果感染控制不佳,细菌可能突破颅骨的屏障,侵犯脑实质。儿童因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相较于成年人,更易因细菌感染引发脑炎。
真菌感染:多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新型隐球菌是常见的致病真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先在肺部形成感染灶,后经血行播散至脑部。
寄生虫感染:如脑囊虫病,因食用被猪绦虫虫卵污染的食物,虫卵在肠道内孵化出幼虫,幼虫穿过肠壁进入血液,随血流到达脑部寄生。还有弓形虫,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胎儿脑部发育异常并引发脑炎。
2.自身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脑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脑组织,产生针对神经元表面或细胞内抗原的自身抗体,从而引发脑部炎症。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是最常见的一种,常与肿瘤(如卵巢畸胎瘤)或感染后免疫反应有关。这种脑炎在年轻女性和儿童中相对多见,可能与该年龄段免疫系统对某些抗原的反应性有关。
3.其他因素
物理因素:头部受到严重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导致颅骨骨折,细菌等病原体可直接侵入脑部,引发感染性脑炎。另外,放射性损伤也可能导致脑组织发生炎症改变。
化学因素:某些有毒化学物质,如铅、汞等重金属中毒,可能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引起脑部炎症。药物过敏也可能引发免疫反应,累及脑部,如青霉素等药物,部分患者在使用后可能出现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导致脑炎。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是脑炎的易感人群。家长应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按时接种疫苗,如乙脑疫苗等,可有效预防相应病毒引起的脑炎。若孩子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因为儿童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脑炎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对智力、运动等功能发育产生严重影响。
2.孕妇
孕妇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风险增加。孕期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肉、未清洗干净的蔬菜水果,以预防弓形虫等寄生虫感染。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减少病毒、细菌感染几率。若孕期出现发热、头痛等不适,不要自行用药,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自己已怀孕,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案,避免药物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3.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降低,且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因素增加了脑炎的发病风险。平时要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积极控制基础疾病,规律服药。一旦出现头痛、发热、精神状态改变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于老年人对疾病的反应可能不典型,症状可能相对隐匿,家属需多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
4.免疫力低下人群
包括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这类人群要严格遵循医嘱服药,定期复查。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尽量避免接触感染源,如避免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密切接触。外出时可佩戴口罩,预防呼吸道感染。一旦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应高度警惕脑炎可能,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