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有呼吸系统和全身症状及肺部体征表现。呼吸系统有刺激性干咳、气促、发绀等;全身症状包括发热、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肺部体征有湿啰音、干啰音及病变范围大时的浊音等,不同年龄段小儿表现有差异,部分有基础疾病的小儿表现更需关注。
一、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
小儿肺炎初期多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能有痰。不同年龄段小儿表现有所差异,婴儿可能咳嗽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呼吸时喉咙有痰响。例如,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发现,约60%-70%的肺炎患儿会出现咳嗽症状,且咳嗽程度可轻可重,严重时可能影响睡眠和进食。
对于小婴儿,由于其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咳嗽反射相对较弱,所以咳嗽可能不剧烈,但家长可观察到呼吸时胸部起伏伴有咳嗽相关表现。
2.气促
患儿会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小于2个月婴儿呼吸频率≥60次/分钟,2-12个月婴儿呼吸频率≥50次/分钟,1-5岁儿童呼吸频率≥40次/分钟,就应考虑气促。气促是由于肺部炎症导致气体交换受阻,机体为了获取足够氧气而加快呼吸频率。例如,通过临床监测发现,肺炎患儿发生气促的比例较高,这是判断小儿肺炎的重要体征之一。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小儿,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时,气促可能更早出现且程度更重,因为其心肺功能本身就相对较弱,肺部炎症会进一步加重心肺负担,导致气促更为明显。
3.发绀
可表现为口唇、指甲床等部位青紫。这是因为肺炎导致肺部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氧合不足,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所致。一般在病情较重时出现,如重症肺炎患儿中约30%-40%会出现发绀表现。
对于早产儿,由于其呼吸系统发育更不成熟,发生肺炎时更容易出现发绀,需要密切观察其口唇、皮肤颜色等情况,因为早产儿氧储备能力差,一旦出现发绀提示病情可能较为危急。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体温可高可低,多为不规则发热,也可出现稽留热或弛张热。新生儿、小婴儿肺炎时发热可不典型,可能体温不升或仅有低热。一般来说,约80%的肺炎患儿会有发热表现,体温范围多在38℃-39℃,甚至可高达40℃。例如,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发热是较为常见的全身症状。
对于低龄婴儿,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可能不像年长儿那样有明显的体温波动规律,而且发热时可能伴有精神萎靡等表现,需要家长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如果婴儿体温持续不升,同时伴有反应差、拒奶等情况,更要警惕重症肺炎的可能。
2.精神萎靡
患儿可出现烦躁、哭闹不安或精神不振、嗜睡等表现。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引起身体不适,机体代谢紊乱等因素导致。在临床中,约50%以上的肺炎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状态改变。
对于有基础神经系统疾病的小儿,肺炎时出现精神萎靡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原有的神经系统基础疾病可能会因为肺炎导致的全身状况改变而加重,或者肺炎本身引起的内环境紊乱等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所以要密切观察此类患儿的精神状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
3.食欲减退
小儿肺炎时常表现为拒奶或吃奶量明显减少。这是由于发热、呼吸急促等导致机体代谢增加,胃肠道消化功能受到影响。一般来说,约70%-80%的肺炎患儿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
对于婴幼儿,食欲减退可能是肺炎的一个早期信号,家长如果发现婴儿吃奶量较平时明显减少,同时伴有其他呼吸系统症状,应高度怀疑肺炎可能。在护理方面,要注意少量多次喂养,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营养和水分,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
三、肺部体征
1.啰音
湿啰音:肺部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以背部两侧下方及脊柱两旁较易听到,深吸气末更为明显。湿啰音是由于炎症导致肺泡内有渗出物,气体通过渗出物时形成的水泡破裂声。例如,在胸部听诊时,通过专业的听诊器可以清晰听到湿啰音,这是诊断小儿肺炎的重要体征之一,临床研究显示约90%以上的肺炎患儿可闻及湿啰音。
对于小婴儿,由于其胸廓相对较薄,肺部体征可能不如年长儿典型,湿啰音可能不明显,但通过仔细听诊仍可发现。
干啰音:部分患儿可闻及呼气时的干啰音,是由于支气管痉挛或管腔内有黏稠分泌物所致。当肺炎合并支气管痉挛时,干啰音会较为明显,如在喘息性肺炎患儿中,干啰音是常见体征之一。
2.叩诊
一般早期可不出现明显叩诊异常,当病变范围较大时,可出现浊音。这是因为肺部实变,含气量减少,导致叩诊音改变。例如,大叶性肺炎患儿病变累及较大范围肺组织时,叩诊可呈浊音,但在小儿肺炎中,大叶性肺炎相对较少见,多为小叶性肺炎等,叩诊异常可能不如大叶性肺炎典型。
对于早产儿合并肺炎时,由于其肺部组织更不成熟,叩诊异常可能更难发现,需要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