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流感疫苗有诸多注意事项,接种前要进行健康状况评估,一般人群急性不适暂缓接种,特殊人群如过敏体质、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者不宜接种;接种时要配合接种人员在三角肌肌内注射;接种后需留观30分钟,注意局部和全身反应护理,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要加强后续观察,不同人群接种还有特殊考量,儿童6月龄-8岁需接种2剂次,老年人要关注基础疾病,孕妇接种要咨询医生并密切观察。
一、接种前注意事项
(一)健康状况评估
1.一般人群:如果处于急性发热期、严重感染等身体不适状态时,建议暂缓接种流感疫苗,待康复后再接种。因为此时人体免疫力相对低下,接种疫苗可能影响免疫效果,还可能加重身体不适症状。例如,一项研究表明,在发热状态下接种流感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会显著增加。
2.特殊人群
过敏体质者:对鸡蛋、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严禁接种流感疫苗。有明确鸡蛋过敏史的人群,可能对流感疫苗中的鸡胚蛋白过敏;而对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如某些防腐剂等,也会增加过敏反应风险。比如曾有对疫苗中某防腐剂过敏的患者接种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皮疹等。
慢性疾病患者:处于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不宜接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血糖>13.9mmol/L)时接种,可能影响疫苗效果,且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以糖尿病患者为例,血糖控制不良时,机体免疫功能受影响,接种后产生抗体的效果不如血糖控制平稳时。
二、接种时注意事项
(一)接种部位与操作
接种部位通常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接种时要配合接种人员,保持安静,暴露接种部位,确保接种操作规范,以保证疫苗接种到正确部位,发挥最佳免疫效果。
三、接种后注意事项
(一)留观要求
接种后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这是因为少数人可能在接种后短时间内出现过敏反应等不适,留观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例如,曾有接种者在接种后15分钟出现轻度过敏反应,在留观期间得到及时处理,避免了严重后果。
(二)局部反应护理
接种部位可能出现疼痛、红肿、硬结等,一般无需特殊处理,2-3天可自行缓解。在此期间要注意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沾水等,防止继发感染。如果局部反应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如红肿范围超过5cm等,应及时就医。
(三)全身反应护理
1.一般全身反应:可能出现低热、乏力等,通常1-2天可自行消退。要注意让接种者多休息,多饮水,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低热时可通过适当减少衣物等物理降温方式处理,但要避免使用过多退热药物,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方法。
2.严重全身反应:如出现高热(体温>38.5℃持续不退)、严重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应立即就医。例如,有极个别接种者会出现严重过敏反应,需紧急进行抗过敏、抗休克等治疗。
(四)特殊人群后续观察
1.儿童:儿童接种后要密切观察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接种后出现异常情况可能较难表述,家长需更加留意。若儿童出现持续哭闹不止、食欲明显下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接种后要关注其基础疾病的变化情况。老年人多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接种后可能因身体反应影响基础疾病,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可能因发热等出现心率加快等情况,需密切监测。
四、不同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的特殊考量
(一)儿童
1.年龄因素:6月龄-8岁儿童接种流感疫苗需要接种2剂次,间隔≥4周;8岁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次。这是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通过2剂次接种能更好地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例如,研究发现,6月龄-8岁儿童接种2剂次流感疫苗后,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水平提升情况优于接种1剂次。
2.生活方式:儿童活泼好动,接种后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因过度劳累影响身体恢复,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减少感染其他疾病的风险。
(二)老年人
1.年龄因素: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手段。但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接种前要充分评估健康状况,接种后密切观察身体反应。
2.基础疾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后要更加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如糖尿病患者要监测血糖,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
(三)孕妇
孕妇接种流感疫苗对自身和胎儿都有保护作用。孕妇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的风险较高,接种流感疫苗是安全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孕妇接种前要咨询医生,告知医生孕期情况,接种后要密切观察自身反应。一般来说,孕妇接种流感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但仍需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