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直肠息肉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多发性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多个隆起性病变,发病与遗传、炎症刺激、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表现,可通过直肠指检、结肠镜等诊断,治疗有内镜下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可通过健康饮食、定期体检、积极治疗肠道炎症来预防。

一、多发性直肠息肉的定义

多发性直肠息肉是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多个隆起性病变。通常在直肠部位出现两个及以上的息肉。息肉的形态多样,可为球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等,其大小不等,小的如米粒,大的可能直径可达数厘米。

二、发病原因

(一)遗传因素

某些遗传性综合征可能增加多发性直肠息肉的发病风险,例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的基因发生突变,使得肠道黏膜容易出现多发性息肉样病变。这种遗传因素在儿童及青少年中若有家族遗传病史需格外关注,因为其发病可能较早。

(二)炎症刺激

长期的直肠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肠道黏膜在炎症反复刺激下,上皮细胞异常增生,从而形成多发性息肉。对于患有慢性直肠炎症的患者,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可能因为炎症的持续存在而增加息肉发生的几率。

(三)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方面: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的人群,肠道蠕动相对缓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肠道黏膜与致癌物质等接触时间增加,可能促进息肉的形成。比如一些经常食用油炸食品、红肉较多而蔬菜摄入较少的人群。

2.吸烟与饮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也可能对肠道黏膜产生不良影响,破坏肠道内环境的稳定,增加多发性直肠息肉的发病风险。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表现

1.便血:是较为常见的症状,多为无痛性便血,血液颜色鲜红,可附着在粪便表面,出血量一般较少。儿童患者若出现不明原因的便血,家长需警惕多发性直肠息肉的可能。

2.排便习惯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排便次数增多、腹泻或便秘等情况。例如原本排便规律的人,突然出现大便次数比以往增多,或者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的现象。

3.脱垂:当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可能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尤其是在儿童中,家长可能发现孩子排便后有肿物脱出。

(二)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1.儿童:儿童多发性直肠息肉可能更易出现脱垂症状,且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排便后的情况,若发现有肿物脱出或便血等情况应及时就诊。

2.成年人:成年人可能更多表现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且随着年龄增长,若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病情可能逐渐发展。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出现多发性直肠息肉相关症状时,需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诊断方法

(一)直肠指检

医生通过直肠指检可以初步触摸到直肠内是否有隆起性病变,了解息肉的位置、大小、数目等情况。对于儿童进行直肠指检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二)结肠镜检查

这是诊断多发性直肠息肉的重要手段。通过结肠镜可以直接观察直肠及结肠内的情况,清晰地看到息肉的形态、大小、数目,并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明确息肉的性质是腺瘤性息肉、炎性息肉还是其他类型的息肉。儿童进行结肠镜检查时需要在麻醉等合适的操作条件下进行,以确保检查的顺利和患儿的安全。

(三)影像学检查

如钡剂灌肠检查等,也可以辅助诊断多发性直肠息肉,但相对结肠镜检查来说,其准确性相对较低,一般作为补充检查手段。

五、治疗原则

(一)内镜下治疗

1.对于较小的息肉,可通过内镜下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如高频电凝切除术等。这种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在儿童中若息肉较小且适合内镜下切除,可选择该方法,术后需密切观察患儿的排便情况等。

2.对于较大的多发性息肉,可能需要分次进行内镜下切除,或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合适的治疗方式。

(二)手术治疗

若息肉范围广、病情复杂,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直肠部分切除术等。这种情况相对较少,但在一些严重的多发性直肠息肉病例中可能需要考虑。

六、预防措施

(一)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减少高脂、高盐、辛辣食物的摄取,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降低多发性直肠息肉的发病风险。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应注重饮食的合理性。

(二)定期体检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等相关筛查。儿童若有家族遗传病史,也应在合适的年龄开始进行相关筛查。成年人一般建议40岁左右开始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肠道病变。

(三)积极治疗肠道炎症

对于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肠道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控制炎症,减少炎症对肠道黏膜的刺激,降低多发性直肠息肉的发生几率。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肠息肉病
肠息肉病一般是指肠息肉,肠息肉主要是指突出于患者肠黏膜表面的隆起状赘生物,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可引起特殊的临床症状。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直肠息肉0.3cm要不要切除?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单个直肠息肉癌变可能性不高,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肠镜检查时顺便将息肉切除,以防息肉出现病变。息肉的类型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绒毛状腺瘤、错构瘤等,在没有经过病理结果分析前统称为息肉,与肠道炎症感染、家族史或是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息肉小于1cm,且为单发性息肉,可不用手术,定期复查
结肠直肠息肉怎么治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直肠息肉指结肠息肉与直肠息肉,以手术治疗为主,一般发现结肠息肉或直肠息肉后,应及时予以切除治疗,例如内镜电凝切除、微创手术等,术后还需对切除的息肉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性质。如果性质为良性,不需要辅助性治疗,若息肉性质为恶性,可能需要追加手术,扩大切除的范围,并配合进行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另外患者术
直肠息肉是否需要切除?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多数直肠息肉需要切除。直肠息肉可以分为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锯齿状息肉,肿瘤性息肉可能会癌变,比如绒毛状腺瘤癌变的风险比较高,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锯齿状息肉的亚型不同,癌变的潜能不同。一般肿瘤性息肉、锯齿状息肉确诊后都建议切除,防止癌变。非肿瘤性息肉癌变的风险比较小,但部分情况下肿瘤性息肉和非肿
直肠息肉手术后吃什么食物?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做完直肠息肉的手术,一般在饮食上需要保持清淡,并且多食用流食和软食,比如小米粥、南瓜粥、馒头、面包等;此外也可以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来改善胃肠道的内环境,必要的时候可以服用益生菌进行辅助消化。
多发的直肠息肉怎么办?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多发的直肠息肉的治疗应根据息肉的具体类型而定。增殖性息肉一般很少癌变,多选择定期观察;炎性息肉需及时治疗,多采用电凝套扎术、微创手术切除等方法。若是家族性息肉病导致的的直肠多发息肉,最终会发生癌变,建议尽早手术切除病灶直肠。
多发性直肠息肉是什么?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直肠息肉是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的病变,多分布在直肠的下端,多发性直肠息肉是指息肉的数量不止一个,呈多发性,现阶段造成多发性息肉的原因不清楚,可能和遗传因素或者是感染以及损伤因素有关。病人可表现为便血,多发性直肠息肉者由于重力牵拉的关系会使直肠发生脱垂,就会造成腹痛,以及腹泻等表现,需要采
直肠息肉必须要手术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满足手术条件的患者确实应该及早进行手术,但具体仍取决于患者病情及息肉类型。通常直肠息肉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及非肿瘤性息肉,其中肿瘤性息肉的恶变风险较大,所以一经确诊即需手术切除。而非肿瘤性息肉的恶变风险相对较小,如果息肉体积较小且患者未产生不适症状,则可以采取保守观察,但需注意坚持治疗诱发息肉的原发疾病
炎性直肠息肉会消失吗?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炎性直肠息肉属于良性病变,是不会有恶变倾向的,炎性直肠息肉会消失的。如果炎性直肠息肉比较小病人,服用一些消炎类的药物来治疗,炎性直肠息肉会消失的。如果炎性息肉比较大,病人可以经过肠镜下电切术来治疗。建议炎性直肠息肉的病人在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多喝一些温开水,不可以食用生冷生硬的食物,也不要吃熏烤类的
直肠息肉出血特点是什么?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直肠息肉出血特点是在大便的过程中会有明显的出血现象,血液覆盖在大便的表面呈鲜红色,一般是间歇性的表现出,出血量比较少。但是如果直肠息肉造成感染的时候,也会造成表现出脓液黏血便,并且排便不尽的感觉,长时间的出血还可能会造成病人贫血。如果病人在做检查的时候发现有直肠息肉,要去做进一步的详细检查,确诊之后
直肠息肉会腹胀腹痛吗?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直肠息肉急性发作期间不会引起腹部胀痛,但是如果由于直肠息肉体积过于增大,出现了摩擦出血时,有可能出现肛管内局部的疼痛,由于结肠炎症或者是肠道菌群失调而导致,需要进一步建议患者通过电子肠镜检查才能明确病因,并且进行相关的治疗。直肠息肉确诊以后需要进行直肠息肉切除手术。而如果电子肠镜可见直肠或者结肠炎症
直肠息肉有什么临床表现
王加勇 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如果是单发的直肠息肉,在息肉比较小的情况下,一般是没有临床表现的,但息肉比较大时会有直肠的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的增多、下坠感,有时伴有排便形状的改变。排便形状的改变是直肠息肉比较大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出血的情况,出血之后与粪便混合到一块,就会出现黑便,甚至血块。直肠息肉是属于良性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变为腺瘤,甚至是高级别上皮内
直肠息肉和痔疮有什么不同
郭卫平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三甲
直肠息肉和痔疮从发病原因来说完全不一样,息肉实际上是直肠粘膜所生发出的赘生物,息肉生发原理是由直肠粘膜细胞增生形成,而痔疮是由静脉团迂曲形成。直肠息肉和痔疮治疗也完全不同,直肠息肉实际上只需要把息肉从根部切除就可以,但是痔疮治疗方法就跟息肉完全不同,痔疮主要以药物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为主。
直肠息肉的症状
汤庆超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直肠息肉主要有三大类症状,其中便血是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的便血,但是息肉的便血一般出血量比较小。当排便跟挤压时,这个息肉脱落,或者是息肉体积增大,位置比较低的时候,也可以造成较多的便血,特点为大便的便血,不是这种滴血。第二点就是脱垂,较大或者是数量比较多的息肉,因重力关系牵拉黏膜,也可以出现这种肌层分离,向下脱垂。随着排便
直肠息肉需要切除吗
古风 副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直肠息肉应该切除。肠息肉是发生在肠道的隆起性病变,发病原因不明确,和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环境都有关系。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息肉性质也以良性病变为主,随着病变发展,息肉组织受到反复摩擦刺激部分息肉可能发生恶性改变,应该及早手术切除治疗。
直肠息肉严重吗
张桐茂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直肠息肉并不严重,但应该进行切除。直肠息肉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直肠息肉如果不对其进行切除,有可能会发生癌变。所以,直肠息肉患者应该每年按时到医院去做肠镜检查。比较小的应该直接切除,大的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痔疮和直肠息肉的区别
高恒岭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痔疮和痔疮息肉是两种不同疾病,二者虽然都可能出现便血表现,但是二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痔疮形成主要是由于肛周静脉曲张、肛垫下移引起,发病期间会出现便血、肛门疼痛以及肛门异物感临床表现。直肠息肉是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早期可没有任何症状。当息肉增大后,可以出现便血、脱垂以及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肠道刺激症状。肠镜检查可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