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咳嗽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药物治疗有支气管舒张剂(短效如沙丁胺醇、长效如沙美特罗,抗胆碱能药物短效如异丙托溴铵、长效如噻托溴铵)和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吸入制剂);非药物治疗包括氧疗(存在低氧血症者长期家庭氧疗)、呼吸康复训练(呼吸肌训练如腹式、缩唇呼吸,运动训练如有氧运动)、避免诱发因素(戒烟、避免空气污染);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妊娠期病人治疗各有注意事项,儿童选药谨慎、康复训练方式调整,老年注意肝肾功能及训练循序渐进,妊娠期选药、氧疗、康复训练需多科评估。
一、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剂
β受体激动剂:短效的如沙丁胺醇,可迅速舒张支气管,缓解咳嗽等症状,通过刺激气道平滑肌细胞上的β受体,使平滑肌松弛,扩张支气管。长效的如沙美特罗,作用持续时间较长,能持续改善慢阻肺病人的气道痉挛情况,减少咳嗽发作。
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是常用的短效抗胆碱能药物,通过阻断气道平滑肌上的M受体,抑制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支气管收缩,减轻咳嗽。噻托溴铵为长效抗胆碱能药物,一天用药一次即可维持较长时间的支气管舒张作用,有效缓解慢阻肺病人的咳嗽症状,改善肺功能。
2.糖皮质激素
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且伴有咳嗽症状明显的病人,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吸入制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从而缓解咳嗽。例如,布地奈德通过抑制气道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气道黏膜的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改善病人的咳嗽症状,但长期使用需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如口腔念珠菌感染等。
二、非药物治疗
1.氧疗
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慢阻肺咳嗽病人,长期家庭氧疗是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一般建议每天吸氧时间不少于15小时,通过持续低流量吸氧,可以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减轻因缺氧导致的气道反应性增高,进而缓解咳嗽。例如,研究表明长期氧疗可以降低慢阻肺病人的住院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包括减轻咳嗽症状。
2.呼吸康复训练
呼吸肌训练: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训练可增强膈肌活动度,提高肺通气量。病人取平卧位或半卧位,一手放于胸部,一手放于腹部,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下陷,每分钟呼吸7-8次,每次10-15分钟,每天训练2-3次。缩唇呼吸是病人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2倍,通过缩唇呼吸可以延长呼气时间,减少气道塌陷,改善通气功能,减轻咳嗽。
运动训练:如步行、踏车等有氧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病人的心肺功能,增强机体耐力,减少慢阻肺的急性发作,从而间接减轻咳嗽症状。运动强度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整,一般以运动时不出现明显气促加重为宜,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强度,每周可进行3-5次运动训练。
3.避免诱发因素
戒烟: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对于慢阻肺病人至关重要。吸烟会刺激气道,加重气道炎症和黏液分泌,导致咳嗽加重。帮助病人戒烟是减少咳嗽发作的重要措施,可通过心理咨询、药物辅助(如尼古丁替代疗法等)等多种方式帮助病人成功戒烟。
避免空气污染:指导病人避免接触烟雾、粉尘、化学刺激性气体等空气污染环境。在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佩戴口罩。空气污染会刺激气道,引起气道痉挛和炎症加重,导致咳嗽频繁发作。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慢阻肺病人:儿童慢阻肺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咳嗽等症状,在治疗上需更加谨慎。药物选择上应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优先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例如,在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时,儿童可选用儿童专用的吸入装置和药物剂型。同时,呼吸康复训练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体状况进行适当调整,以游戏化等儿童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呼吸肌训练和运动训练,并且要密切观察儿童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应,确保安全有效。
2.老年慢阻肺病人:老年慢阻肺病人咳嗽治疗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减退等生理特点。在药物选择上,需注意药物的代谢和排泄情况,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的药物。例如,使用某些糖皮质激素时,要监测老年病人的肝肾功能变化。在氧疗方面,要注意老年病人的耐受性和依从性,选择合适的吸氧设备和吸氧流量,同时关注老年病人在氧疗过程中的舒适感和安全性。呼吸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根据老年病人的身体状况调整训练强度和方式,避免因训练强度过大导致病人出现不适。
3.妊娠期慢阻肺病人:妊娠期慢阻肺病人咳嗽治疗需特别谨慎。药物选择上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潜在风险的药物。非药物治疗如氧疗等要在医生严格评估下进行,确保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呼吸康复训练要在妇产科医生和呼吸科医生共同评估下进行,选择对妊娠无不良影响的训练方式和强度,密切监测妊娠期病人的呼吸功能和胎儿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