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闭经的原因多样,包括遗传因素如染色体异常(性染色体异常、单基因遗传疾病)、先天性生殖道发育异常(处女膜闭锁、阴道发育异常)、内分泌异常(下丘脑性闭经、垂体性闭经)、其他内分泌疾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以及其他原因(营养因素、医源性因素)等。
一、遗传因素导致的原发性闭经
(一)染色体异常
1.性染色体异常:最为常见的是特纳综合征,其核型通常为45,XO或其他变异型。此类患者卵巢发育不良,呈条索状,导致雌激素分泌极少,从而引发原发性闭经。例如,研究发现特纳综合征患者由于性染色体异常,影响了性腺的正常分化和发育,使得生殖系统无法正常发挥功能,进而出现原发性闭经的表现。
2.单基因遗传疾病:某些单基因的遗传突变也可导致原发性闭经。比如,与性腺发育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影响性腺的形成和功能维持。以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突变为例,该基因突变可导致卵泡刺激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影响卵泡的发育成熟,最终引发原发性闭经。
二、先天性生殖道发育异常引起的原发性闭经
(一)处女膜闭锁
处女膜闭锁是由于泌尿生殖窦上皮未能贯穿前庭部所致。青春期后,经血无法排出,积聚在阴道、子宫甚至输卵管,导致周期性下腹痛进行性加重,但无月经来潮。通过妇科检查可发现处女膜膨出,呈紫蓝色。例如,女孩到了青春期,本应来月经却出现下腹部逐渐加重的疼痛,同时检查发现处女膜异常膨出,即可考虑处女膜闭锁导致的原发性闭经。
(二)阴道发育异常
1.先天性无阴道:常合并先天性无子宫或仅有始基子宫,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双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全所致。患者表现为原发性闭经,同时伴有性生活困难等问题。通过盆腔检查可发现无阴道或仅为一浅凹状盲端。
2.阴道闭锁:多为阴道下段闭锁,是因泌尿生殖窦未参与形成阴道下段所致。青春期后出现逐渐加重的闭经及下腹痛,妇科检查可触及闭锁部位上方的积血肿块。
三、内分泌异常导致的原发性闭经
(一)下丘脑性闭经
1.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功能异常:过度节食、剧烈运动等导致体重下降和体脂过少,可影响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从而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减少,引发原发性闭经。例如,一些追求身材苗条的少女,长期过度节食,导致体重过低,影响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正常功能,出现原发性闭经。
2.精神应激: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精神应激因素,可通过大脑皮质-下丘脑途径,影响GnRH的分泌,导致原发性闭经。比如,突然遭遇重大生活事件,如亲人离世等,使少女出现精神应激,进而引发原发性闭经。
(二)垂体性闭经
1.垂体肿瘤:如催乳素瘤,垂体催乳素瘤可分泌大量催乳素,抑制下丘脑GnRH的分泌,进而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导致性腺功能低下,出现原发性闭经。研究表明,垂体催乳素瘤患者中相当一部分会出现原发性闭经的症状。
2.空蝶鞍综合征:由于蝶鞍隔缺损或垂体萎缩,蛛网膜下腔流入蝶鞍的垂体窝,使蝶鞍扩大,垂体受压缩小,影响垂体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引起原发性闭经。
四、其他内分泌疾病导致的原发性闭经
(一)甲状腺疾病
1.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引发原发性闭经。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由于代谢率降低,内分泌调节紊乱,使得性腺轴功能受到抑制,出现原发性闭经。
2.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可影响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的水平,改变性激素的代谢,进而影响性腺轴功能,导致原发性闭经。
(二)肾上腺疾病
1.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缺乏,导致皮质醇合成减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增加,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雄激素分泌过多。患者表现为原发性闭经,同时伴有男性化表现,如多毛、痤疮、声音低沉等。例如,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类型,由于酶缺乏,雄激素合成增多,影响了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导致原发性闭经。
五、其他原因引起的原发性闭经
(一)营养因素
长期营养不良,如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不足,会影响性腺轴的正常功能,导致原发性闭经。例如,一些贫困地区的少女由于饮食中营养成分缺乏,无法满足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内分泌调节的需求,容易出现原发性闭经。
(二)医源性因素
1.放疗、化疗:盆腔部位的放疗或化疗可破坏卵巢组织,导致卵巢功能衰竭,引起原发性闭经。比如,患有恶性肿瘤的少女接受盆腔放疗或化疗后,可能会出现卵巢功能受损,出现原发性闭经的情况。
2.药物影响:某些药物长期使用也可能导致原发性闭经,如抗精神病药物等。这些药物可能通过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来导致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