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累及脑膜,病因有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表现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压力升高、外观混浊等;脑炎累及脑实质,常见病因是病毒感染,还有自身免疫性等因素,表现有全身症状及明显神经系统症状,脑脊液检查压力等有相应特点,影像学检查各有异常,治疗原则根据病因分别采用抗生素、对症支持、抗真菌、抗病毒、免疫治疗等,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及治疗有差异。
一、定义与累及部位
脑膜炎:是软脑膜(包括蛛网膜、脑膜)的炎症,主要累及脑膜。
脑炎:是脑实质的炎症,主要累及脑实质。
二、病因
脑膜炎:常见病因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病毒(如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真菌等感染。例如,肺炎链球菌可引起儿童和老年人的脑膜炎;肠道病毒感染在夏秋季较为常见,可导致病毒性脑膜炎。
脑炎: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病因,如单纯疱疹病毒、乙型脑炎病毒等。另外,自身免疫性因素也可引发脑炎,部分患者可能与感染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还有少数情况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累及脑实质引起。例如,乙型脑炎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夏秋季高发,多见于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有特定的自身抗体相关亚型。
三、临床表现
脑膜炎:
一般有发热、头痛、呕吐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脑膜刺激征阳性,如颈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等。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儿童可能出现前囟饱满等;成人典型脑膜刺激征较明显。例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的儿童患者可能前囟隆起,成人则以剧烈头痛、颈项强直为突出表现。
脑炎:
除发热、头痛、呕吐外,有更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如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抽搐、肢体瘫痪、精神行为异常等。例如,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可出现癫痫发作、认知障碍等;乙型脑炎患者可出现高热、抽搐、昏迷,重症患者可能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不同年龄患者表现也有特点,儿童脑炎在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上可能更突出,而老年患者可能意识障碍表现更明显。
四、脑脊液检查
脑膜炎:
脑脊液压力常升高。
外观多呈混浊,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细菌感染)或淋巴细胞增多为主(病毒感染等),蛋白含量升高,糖和氯化物含量可降低(细菌感染时常见,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糖含量明显降低;病毒感染时糖和氯化物多正常或轻度降低)。例如,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白细胞可高达数千×10/L,中性粒细胞占绝对优势,糖含量显著降低;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白细胞多在数百×10/L以下,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和氯化物正常。
脑炎:
脑脊液压力可升高或正常。
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或正常,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含量轻度升高或正常,糖和氯化物一般正常。例如,单纯疱疹病毒脑炎脑脊液白细胞数可轻度升高,蛋白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乙型脑炎脑脊液白细胞数多在(50-500)×10/L,早期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淋巴细胞占优,蛋白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五、影像学检查
脑膜炎:
头颅CT早期可无明显异常,病情进展后可能出现脑膜强化等表现;头颅MRI可见脑膜异常强化,T2WI可见脑膜高信号等。例如,细菌性脑膜炎的MRI检查可清晰显示脑膜强化情况。
脑炎:
头颅CT可能发现脑实质内低密度灶等异常;头颅MRI可见脑实质内异常信号,如T2WI高信号、FLAIR高信号等,可累及大脑皮质、基底节、脑干等部位。例如,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常累及颞叶、额叶等部位的脑实质,MRI表现为相应区域的异常信号;乙型脑炎患者脑实质内可见散在的点状或斑片状异常信号。不同年龄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可能因脑发育等因素有所不同,儿童脑炎在MRI上的脑实质异常信号特点可能与成人有一定差异。
六、治疗原则
脑膜炎:
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需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抗生素,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选用青霉素等;病毒感染引起的脑膜炎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降颅压、退热等;真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则选用抗真菌药物。例如,对于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应早期足量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不同年龄患者的抗生素选择和剂量需根据年龄、体重等调整,儿童用药需特别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剂量计算。
脑炎:
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炎,如单纯疱疹病毒脑炎需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自身免疫性脑炎可能需要使用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治疗;细菌、真菌累及脑实质引起的脑炎则针对相应病原体进行抗感染等治疗。例如,阿昔洛韦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首选药物。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变化,对于有抽搐等症状的患者需及时给予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同时对于重症患者需加强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不同年龄患者的治疗方案需综合考虑年龄相关的生理特点和药物代谢等情况,儿童患者在使用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时需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