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采集:现病史询问儿童喘息发作频率、诱因及成人喘息症状细节、伴随症状;既往史问既往喘息史、过敏性疾病史、其他疾病史及家族哮喘等病史。
-体格检查:肺部听诊有双肺哮鸣音、呼气相延长,合并感染可闻湿啰音,观察呼吸频率等,严重时可现三凹征。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等情况,痰液检查助明确细菌感染及病原菌;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多无明显异常或肺纹理增粗,CT特殊情况用;肺功能检查发作期FEV等降低,支气管舒张试验等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与支气管肺炎(肺炎有发热、固定湿啰音及X线斑片状影)、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年龄等有特点)、心源性哮喘(有基础心脏病史、端坐呼吸等表现)鉴别。
体格检查:肺部听诊有双肺哮鸣音、呼气相延长,合并感染可闻湿啰音,观察呼吸频率等,严重时可现三凹征。
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等情况,痰液检查助明确细菌感染及病原菌;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多无明显异常或肺纹理增粗,CT特殊情况用;肺功能检查发作期FEV等降低,支气管舒张试验等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与支气管肺炎(肺炎有发热、固定湿啰音及X线斑片状影)、毛细支气管炎(发病年龄等有特点)、心源性哮喘(有基础心脏病史、端坐呼吸等表现)鉴别。
一、病史采集
1.现病史
对于儿童患者,需询问喘息发作的频率、发作的诱因,如是否接触过敏原(花粉、尘螨等)、是否有呼吸道感染等情况。例如,有些儿童在接触宠物毛发后容易出现喘息发作。成人患者也需了解喘息症状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比如,喘息是在夜间发作为主还是白天发作为主。
了解有无咳嗽、咳痰等伴随症状,咳嗽的性质是干咳还是有痰,痰的颜色、量等。如果合并有呼吸道感染,可能会有咳痰,痰液可能为黄色脓性痰等。
2.既往史
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类似喘息发作的病史,既往是否有过敏性疾病史,如过敏性鼻炎等。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发生哮喘性支气管炎的风险可能更高。还需了解既往有无其他疾病史,如心脏病史等,因为某些心脏疾病可能会出现类似喘息的症状,需要进行鉴别。
家族史方面,询问家族中是否有哮喘、过敏性疾病等病史。如果家族中有哮喘患者,那么个体患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概率可能会增加。
二、体格检查
1.肺部体征
听诊肺部时,可闻及双肺布满哮鸣音,呼气相延长。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胸廓相对较柔软,听诊时哮鸣音可能更为明显。如果合并有呼吸道感染,可能还会闻及湿啰音,湿啰音的部位和性质根据感染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等,哮喘性支气管炎发作时,患者呼吸频率可能会增快,严重时可能出现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的表现。
三、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可能会增高,尤其是在过敏因素诱发哮喘性支气管炎发作时。如果合并有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会升高。
痰液检查:对于能够咳痰的患者,进行痰液涂片和培养检查,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以及感染的病原菌,从而指导治疗。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大多数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或者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这是因为哮喘性支气管炎主要是气道的炎症和痉挛,肺部实质病变不明显。但对于一些病情较重或者需要鉴别其他肺部疾病的患者,胸部X线检查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胸部CT检查:一般不作为哮喘性支气管炎的常规检查,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需要与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等)鉴别时,胸部CT可能会发现一些细微的病变,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3.肺功能检查
通气功能检测:在发作期,可出现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FEV/FVC(用力肺活量)比值降低。通过支气管舒张试验可协助诊断,若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提示存在可逆性的气流受限,支持哮喘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配合度可能较差,可采用支气管激发试验等其他肺功能检查方法,但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谨慎进行。
四、鉴别诊断
1.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也可出现咳嗽、喘息等症状,但一般有发热、固定的湿啰音等表现。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有斑片状阴影等肺炎的典型表现,而哮喘性支气管炎胸部X线多无明显异常或仅肺纹理增粗,可借此进行鉴别。
2.毛细支气管炎
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婴幼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临床特点为喘息、三凹征和喘鸣音,但其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与哮喘性支气管炎相比,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年龄更有特点,且病原学等方面有所不同,可通过病原学检查等进行鉴别。
3.心源性哮喘
常见于有基础心脏病史的患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发作时患者有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表现,心脏听诊可闻及心脏杂音、奔马律等,胸部X线检查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等表现,而哮喘性支气管炎一般无基础心脏病的相应表现,可据此进行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