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非特异性炎症,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多由感染等引起,表现为咳嗽等,诊断靠病史等,治疗对症及抗感染等,预后急性多好,慢性可致肺功能下降等;哮喘是异质性疾病,由多种细胞和组分参与,有典型症状,诊断靠病史等及肺功能等检查,治疗分控制和缓解药物,预后规范治疗多可控制,否则可致肺功能下降等,不同年龄患者表现及预后有差异。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多由病毒、细菌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反应等引起。例如,病毒感染可直接侵袭气管、支气管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
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其发病机制与气道免疫-炎症机制、神经调节机制及遗传机制等有关,当接触过敏原等触发因素时,气道炎症细胞活化,释放炎症介质,引起气道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气道黏膜水肿,导致气道狭窄,出现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二、临床表现
气管炎:急性气管炎通常起病较急,主要症状为咳嗽,起初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随后痰量增多,咳嗽加剧,可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慢性气管炎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2年以上,部分患者可伴有喘息。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慢性气管炎相对少见,症状可能相对较轻,而成人慢性气管炎症状相对更明显,长期患病可能影响肺功能。
哮喘:典型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伴有气促、胸闷或咳嗽。症状可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有些青少年哮喘患者可能以运动后出现胸闷、咳嗽为主要表现,称为运动性哮喘。不同年龄哮喘患者表现有一定特点,儿童哮喘起病年龄多在3岁以前,症状往往更不典型,可能以反复咳嗽为主要表现,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而成年哮喘症状相对更典型,发作时体征为双肺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
三、诊断方法
气管炎:根据病史(如呼吸道感染史、接触刺激性物质史等)、临床表现(咳嗽、咳痰等)及胸部X线检查,多数急性气管炎患者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肺纹理增粗;慢性气管炎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等表现。实验室检查方面,急性气管炎如为细菌感染,血常规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
哮喘: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肺功能检查(如通气功能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等)。通气功能检测可见发作期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FEV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FEV/FVC)、呼气流量峰值(PEF)等降低;支气管激发试验用于测定气道的反应性,若激发试验阳性提示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舒张试验用于评估气道可逆性,如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较用药前增加≥12%,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可判断为舒张试验阳性。此外,变应原检测有助于明确哮喘的过敏原,如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可帮助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
四、治疗原则
气管炎:急性气管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咳嗽无痰或少痰,可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镇咳;咳嗽有痰而不易咳出,可用盐酸氨溴索、溴己新等祛痰;伴有支气管痉挛时,可使用氨茶碱等平喘。如明确有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慢性气管炎急性加重期除对症治疗外,需积极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选用抗生素,同时进行祛痰、平喘治疗。
哮喘:治疗目标是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防止哮喘发作。药物治疗分为控制性药物和缓解性药物,控制性药物需要长期使用,主要通过抗炎作用使哮喘维持临床控制,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等;缓解性药物用于迅速缓解哮喘症状,如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短效吸入型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等。对于哮喘患者,还需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同时要注意不同年龄患者的特点,儿童哮喘在治疗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并且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五、预后情况
气管炎:急性气管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经积极治疗后可痊愈。但少数体质较弱、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气管炎。慢性气管炎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可逐渐出现肺功能下降,影响生活质量,严重时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心病等。不同年龄患者预后有差异,儿童急性气管炎预后相对较好,而成人慢性气管炎预后相对较差,尤其是长期大量吸烟的成人。
哮喘:如果能得到规范的治疗和管理,多数哮喘患者可控制症状,正常生活和工作。但如果病情控制不佳,反复发作,可导致气道重塑,肺功能进行性下降,影响预后。儿童哮喘有一定的自愈倾向,部分儿童随着年龄增长哮喘症状可缓解,但也有部分儿童哮喘可延续至成人;成年哮喘患者如果坚持规范治疗,也可很好地控制病情,但如果不规范治疗,病情可能逐渐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