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早期会有排便习惯改变,表现为排便次数紊乱、腹泻便秘交替等,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病史人群有不同相关情况;粪便性状改变包括粪便变细、便血、不成形等,各年龄段、生活方式、病史人群与之相关;腹痛早期多为隐痛胀痛、位置不固定,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病史人群有不同关联;部分患者有腹部肿块,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病史人群与之相关;还会出现贫血及全身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消瘦等,各年龄段、生活方式、病史人群有不同表现。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出现,但中老年人相对更需警惕,随着年龄增长,肠道功能本身会有一定退化,结肠癌的发生风险也会增加,所以中老年人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更应及时排查。
生活方式: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肠道蠕动相对缓慢,更容易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而保持适度运动的人群肠道功能相对更稳定,发生排便习惯改变的几率相对较低。
病史:有肠道慢性疾病史,如溃疡性结肠炎等的患者,本身肠道黏膜处于受损或易激状态,发生结肠癌出现排便习惯改变的风险比无肠道病史者更高。
粪便性状改变
表现:粪便的形状、颜色等会发生变化。可能出现粪便变细,这是由于肿瘤在肠道内生长,占据了部分空间,使粪便通过肠道时受到挤压,从而变细;还可能出现便血,粪便中带有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液,这是因为肿瘤表面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混入粪便中。另外,粪便可能变得稀薄,不成形等。例如,原本成型的大便变得像铅笔粗细一样细,或者粪便中带有明显的血丝。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对于儿童来说,粪便性状改变可能提示肠道有其他问题,如先天性肠道畸形等,但也不能忽视结肠癌的可能,需全面检查;老年人粪便性状改变更要重视,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肠道肿瘤的发生率相对升高。
生活方式:长期饮食不均衡,缺乏膳食纤维摄入的人,肠道功能易受影响,发生粪便性状改变的风险增加;而饮食中富含膳食纤维的人群,肠道健康相对更有保障,出现粪便性状改变的几率相对较低。
病史:有肠道息肉病史的人,肠道内存在异常增生组织,发展为结肠癌时更容易出现粪便性状改变,因为息肉有恶变倾向,长期存在可能逐渐演变为癌性病变,影响粪便性状。
腹痛
表现:早期腹痛多为隐痛、胀痛等,位置不固定,程度较轻,容易被忽视。这是由于肿瘤刺激肠道,引起肠道痉挛或肠道蠕动异常导致。比如患者可能感觉腹部有隐隐的不适感,像肚子里有东西在轻微拉扯一样的疼痛。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腹痛表现可能相似,但儿童腹痛原因相对更复杂,需要更细致排查,因为儿童腹痛可能由多种儿科常见疾病引起,结肠癌相对少见但不能排除;成年人腹痛则需综合考虑各种可能,中老年人更要警惕肿瘤性疾病导致的腹痛。
生活方式: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可能会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腹痛,而保持良好心态、学会减压的人群,肠道功能相对稳定,腹痛发生几率较低。
病史:有腹部手术史的人,腹腔内组织可能有粘连等情况,再发腹痛时需要鉴别是否与结肠癌相关;有慢性胆囊炎、胰腺炎等病史的人,腹痛表现可能与结肠癌腹痛有相似之处,需注意区分。
腹部肿块
表现:部分患者在腹部可摸到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可能活动度较差。这是因为肿瘤逐渐生长,形成较大的瘤体,在腹部可以触及到。但腹部肿块并不是所有结肠癌早期都能摸到,只有当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且位置较表浅时才可能触及。例如,右侧结肠癌有时可在右侧腹部摸到肿块。
年龄因素:儿童腹部肿块需高度重视,可能是先天性疾病或肿瘤等,结肠癌在儿童中相对罕见但也不能排除;成年人腹部肿块则要考虑多种可能性,中老年人发现腹部肿块更要警惕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
生活方式: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的人,如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接触化学致癌物质等,发生结肠癌的风险增加,出现腹部肿块的几率可能相对较高;而生活环境良好、远离致癌物质的人群,发生腹部肿块的风险相对较低。
病史: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肠道疾病病史的人,发生结肠癌的风险极高,出现腹部肿块的可能性也较大,因为这类遗传性疾病会使肠道内不断生长息肉,进而可能恶变形成肿块。
贫血及全身症状
表现:由于长期慢性失血,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这是因为肿瘤导致的便血等慢性失血,使体内红细胞减少,携氧能力下降,从而出现一系列全身不适。另外,还可能有消瘦、疲倦等全身症状,因为肿瘤生长消耗体内营养物质,导致患者营养状况下降。例如,患者会感觉自己比以前容易疲劳,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体重也在不知不觉中下降。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贫血及全身症状表现相似,但儿童贫血可能由多种血液系统疾病或肠道疾病引起,结肠癌相对少见;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的贫血情况,如缺铁性贫血等,但结肠癌导致的贫血也需重视,因为肿瘤性失血会加重贫血及全身不适。
生活方式:长期营养不良的人,本身身体处于虚弱状态,发生贫血及全身症状的风险更高,而营养状况良好、均衡饮食的人群,身体有更好的基础来应对可能的疾病,出现贫血及全身症状的几率相对较低。
病史:有慢性出血性疾病病史的人,如胃溃疡出血等,本身就有失血基础,发生结肠癌后贫血及全身症状可能会更明显;而无慢性出血病史的人,结肠癌导致的贫血及全身症状相对更易被察觉是新出现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