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可通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有氧运动(步行、踏车运动)、抗阻训练(上肢抗阻训练、下肢抗阻训练)进行康复,运动需注意强度、环境选择及运动前后准备,运动强度据肺功能分级,选空气清新处,运动前后要热身和放松。
一、呼吸训练
1.腹式呼吸
原理:通过加强膈肌运动,提高呼吸效率。正常的胸式呼吸仅动用了肺的上半部,而腹式呼吸可使膈肌活动幅度增加,使肺的下半部也能参与气体交换,增加通气量。
方法: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一手放在胸部,一手放在腹部。吸气时,腹部肌肉放松,尽力挺腹,让气体进入腹部,此时放在腹部的手会感受到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肌肉收缩,腹部下沉,气体缓慢呼出,放在胸部的手感受胸部起伏较小。每次练习5-1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适用于各年龄段慢阻肺患者,能帮助改善呼吸功能,提高肺活量。对于老年患者,可在晨起后或睡前进行,有助于一天呼吸功能的调整;对于年轻患者,可在运动前后进行,辅助呼吸功能的调节。
2.缩唇呼吸
原理:通过缩唇呼吸增加气道阻力,延缓气道塌陷,减少气体呼出时的阻力,从而改善通气。
方法: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缩唇缓慢呼气,呼气时缩唇程度以能使距口唇15-20cm处、与口唇等高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致熄灭为宜。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每次练习10-15分钟,每天3-4次。该方法适合所有慢阻肺患者,尤其在运动时或日常生活中感到气短时可随时进行。对于女性患者,在日常活动如做家务时可随时应用;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能有效缓解因吸烟导致的气道痉挛等问题。
二、有氧运动
1.步行
原理:步行是一种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运动过程中,身体的氧气供应和消耗达到平衡,有助于提高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方法:根据患者的体力情况逐渐增加步行速度和距离。开始时可慢速步行,每次5-10分钟,每天1-2次;随着身体适应,可逐渐增加到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速度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可选择在空气清新的公园等场所进行步行,注意避免在雾霾天气外出;对于年轻且病情较轻的患者,可在平坦的道路上适当加快速度,增加运动强度。
2.踏车运动
原理:踏车运动是一种可以在室内进行的有氧运动,能模拟步行的运动方式,对心肺功能的锻炼效果与步行类似,但对关节的压力相对较小。
方法:患者坐在踏车上,调节阻力和速度,开始时阻力小、速度慢,每次运动10-15分钟,每天2-3次。逐渐根据自身情况增加阻力和速度,每次运动时间可延长至20-30分钟。对于有膝关节疾病的慢阻肺患者,踏车运动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减少了步行时膝关节的负重;对于女性患者,室内踏车运动不受天气影响,可在室内舒适的环境中进行。
三、抗阻训练
1.上肢抗阻训练
原理:通过进行上肢的抗阻运动,可增强上肢肌肉力量,进而提高全身的运动耐力和呼吸功能。上肢肌肉力量的增强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穿衣、洗漱等。
方法:可使用哑铃等进行抗阻训练。患者取坐位,手持哑铃,进行屈肘、伸肘等动作,每组10-15次,每次进行2-3组,每周可进行3-4次。对于老年男性患者,在进行上肢抗阻训练时要注意选择合适重量的哑铃,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肌肉拉伤;对于年轻女性患者,可根据自身力量选择较轻的哑铃,逐渐增加重量。
2.下肢抗阻训练
原理:下肢抗阻训练能增强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下肢肌肉力量的增强可使患者在行走等活动中更加轻松,减少气短的感觉。
方法:可进行腿部的抬腿抗阻训练,患者取卧位,将腿部抬起,然后在小腿处施加一定阻力(如可让家人帮忙施加阻力或使用沙袋),每次抬腿10-15次,每组进行2-3组,每周3-4次。对于患有下肢关节疾病的慢阻肺患者,可选择在床上进行抬腿抗阻训练,避免在地面进行加重关节负担的运动;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下肢的小幅度抗阻训练,预防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四、运动注意事项
1.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应根据患者的肺功能分级来确定。一般以运动时不出现明显气促加重为度。可通过运动后心率来大致判断运动强度,运动后的心率(次/分钟)≈170-年龄,若运动后心率超过此范围且伴有明显气短、胸痛等不适,说明运动强度过大,应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对于肺功能较差的患者,要严格控制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病情加重。
2.环境选择
选择空气清新、环境舒适的场所进行运动。避免在寒冷、雾霾天气外出运动,寒冷空气可刺激气道引起痉挛,雾霾天气会导致空气中有害物质吸入增多,加重慢阻肺患者的气道炎症。对于老年患者,尽量选择在上午10点以后或下午3点以前阳光充足、空气质量较好的时间段外出运动;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要避免在花粉、柳絮较多的季节和场所运动。
3.运动前后准备
运动前要进行5-10分钟的热身活动,如缓慢步行、关节活动等,使身体逐渐进入运动状态,预防运动损伤。运动后要进行5-10分钟的放松活动,如慢走、深呼吸等,帮助身体从运动状态恢复到安静状态。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慢阻肺患者,运动前后的热身和放松尤为重要,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