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需从伤口护理、患肢护理、活动康复、并发症预防观察、饮食及复诊等多方面进行护理。伤口要保持清洁干燥、按时换药;患肢要抬高、避免下垂受压;早期适度活动并逐步增加量;预防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饮食均衡;按时复诊了解恢复情况。
一、伤口护理方面
1.保持清洁干燥
术后要注意手术切口的清洁,避免沾水,防止感染。一般在术后1-2天会进行切口换药,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儿童皮肤愈合相对较快,但也需注意保护切口;老年人皮肤愈合能力稍差,更要严格保持切口清洁。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切口愈合,更要密切关注切口状况,必要时加强血糖管理以促进切口愈合。
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若发现切口有异常,如渗液增多、红肿加重或出现脓性分泌物等,应及时就医。
2.按时换药
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进行切口换药,通常术后早期换药较为频繁,随着切口愈合情况逐渐延长换药间隔。换药时医生会检查切口愈合情况,清除切口周围的分泌物等。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吸烟者,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影响血管收缩和愈合,所以在术后换药时要告知医生吸烟情况,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而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不吸烟不饮酒的患者,切口愈合相对更顺利。
二、患肢护理方面
1.抬高患肢
术后应将患肢抬高,一般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要注意正确的抬高姿势,避免患肢受压;对于老年人,要确保抬高的体位舒适且能有效促进血液回流。例如,可在脚下垫枕头等,保持患肢处于略高于心脏的位置。长期卧床的患者更要注意抬高患肢的正确操作,防止静脉回流不畅导致肿胀加重或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抬高患肢的时间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而定,一般术后早期需要较长时间保持患肢抬高,随着肿胀消退可适当调整抬高的频率和时间。
2.避免长时间下垂或受压
术后要避免患肢长时间下垂,因为下垂会使血液回流受阻,加重患肢肿胀和不适。同时,要注意避免患肢受到外力压迫,如睡觉时不要压到手术侧的下肢等。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儿童活泼好动,家长要注意看护,防止患儿无意中压迫到患肢;老年人可能在坐立或卧位时不注意姿势导致患肢受压,需要家人协助调整体位。有下肢静脉曲张病史且术后的患者,本身静脉回流就存在问题,更要严格避免患肢受压和长时间下垂。
三、活动与康复方面
1.早期活动
术后早期就可进行适当的活动,如在床上进行踝关节的屈伸活动等,这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于儿童患者,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简单的下肢关节活动;老年人则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进行活动,活动量以不引起明显疼痛和不适为宜。生活方式健康、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活动量,而身体状况较差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活动量要循序渐进。
一般术后1-2天就可开始进行小范围的肢体活动,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的幅度和时间。
2.逐步增加活动量
在切口愈合良好的情况下,可逐步增加活动量,如术后1周左右可在室内进行短距离行走等活动,但要注意避免长时间行走和剧烈运动。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术后活动量的增加要非常谨慎,在家长陪同下进行;老年人活动量增加要缓慢,防止因活动量过大导致切口裂开或下肢疲劳等。有肥胖问题的患者,由于体重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在增加活动量时更要注意适度,避免加重下肢负担。
四、并发症预防与观察方面
1.深静脉血栓预防与观察
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肢有无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变化等情况,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因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有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老年人、肥胖者、曾有血栓病史者等,更要加强观察。儿童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概率相对较低,但也不能忽视,要注意观察下肢有无异常肿胀等情况。如果发现患肢明显肿胀、疼痛加剧、皮肤温度升高,应立即告知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如多普勒超声检查等,以早期发现深静脉血栓并进行处理。
2.肺栓塞的警惕
深静脉血栓如果脱落可能会导致肺栓塞,这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高度怀疑肺栓塞,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通知医生。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或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术后更要密切观察这些相关症状,因为这些患者发生肺栓塞时病情可能更凶险。
五、饮食方面
1.合理饮食
术后要注意饮食均衡,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摄入,如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而增加腹压,影响下肢静脉回流。对于儿童患者,要保证其饮食中足够的纤维素摄入,以促进肠道蠕动;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可选择易消化的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饮食中减少油腻、高盐食物的摄入,遵循低盐、低脂饮食原则,如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的摄入等,以控制基础疾病,利于术后恢复。
六、复诊方面
1.按时复诊
患者要按照医生规定的时间按时复诊,一般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等需要进行复诊,通过复诊医生可以了解切口愈合情况、患肢恢复情况等。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陪同按时复诊,以便医生评估儿童术后的生长发育及下肢恢复情况;老年人复诊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不适症状和日常活动情况,医生可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后续的康复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