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和直肠癌的区别

来源:民福康

直肠息肉与直肠癌在定义性质、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内镜检查表现、病理学、治疗预后方面存在差异。直肠息肉大多为良性,部分肿瘤性息肉有恶变潜能;直肠癌是恶性肿瘤。直肠息肉症状较轻或无症状,直肠癌有排便习惯等典型症状。结肠镜等检查表现不同,病理学上息肉有非肿瘤性和肿瘤性之分,直肠癌细胞异型性明显。治疗上息肉多微创或手术,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直肠癌需综合治疗,预后与分期等密切相关。

一、定义与性质

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大多属于良性病变。它可以是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性息肉等),也可以是非肿瘤性息肉(如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肿瘤性息肉有一定的恶变潜能,而非肿瘤性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但部分炎性息肉可能与局部炎症长期刺激有关。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属于恶性病变,细胞会无限制增殖,侵犯周围组织和转移。

二、临床表现差异

直肠息肉:

症状较轻或无症状:多数直肠息肉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或因其他肠道疾病做检查时被发现。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便血,一般出血量较少,多为大便表面带血,颜色鲜红;有些患者会有排便习惯改变,比如便次增多,但大便性状多无明显改变;还有些较大的息肉可能会脱出肛门外。不同类型的息肉可能有一些细微差别,例如腺瘤性息肉较大时可能会引起肠道刺激症状,出现腹痛、腹泻等,但这些症状都不具有特异性。

年龄与性别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见于成人。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倾向,不过腺瘤性息肉的发生可能与一些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比如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的人群相对更容易患腺瘤性息肉。

直肠癌:

典型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等;大便性状改变,可出现大便变细、变形;便血,多为暗红色血便,常伴有黏液,可伴有腥臭味;还可能出现腹痛,初期多为隐痛,后期可因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转移而出现剧烈疼痛;晚期患者会出现消瘦、乏力、贫血等全身症状。

年龄与性别影响: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一些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三、影像学及内镜检查表现

直肠息肉:

结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息肉的形态、大小、部位等。一般来说,息肉多为单个或多个,形态可为球形、半球形、分叶状等,表面多比较光滑(非肿瘤性息肉相对更光滑,腺瘤性息肉部分表面可能呈绒毛状等)。

影像学检查(如CT结肠成像等):能从整体上了解肠道情况,对于较大的息肉可以看到肠腔内的隆起性病变,但不如结肠镜直观准确。

直肠癌:

结肠镜检查:可见直肠内有菜花样、溃疡型等形态的肿块,肿瘤表面不光滑,易出血,边界多不清楚,病灶处肠腔狭窄等。

影像学检查:CT、MRI等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肿瘤在直肠壁内的浸润深度、有无周围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情况等。例如,CT检查可以看到直肠壁增厚,肠腔不规则狭窄等;MRI对于肿瘤侵犯肠壁的层次等显示更为清晰,有助于肿瘤的分期判断。

四、病理学区别

直肠息肉:

非肿瘤性息肉:炎性息肉主要是黏膜组织的炎性增生,显微镜下可见黏膜组织充血、水肿,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增生性息肉主要是肠黏膜上皮的过度增生,细胞排列较规则,但有数量增多的表现。

肿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根据腺管分化程度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显微镜下主要是腺管排列,细胞有一定异型性,但相对较轻;绒毛状腺瘤腺管呈绒毛状结构,细胞异型性相对较明显;管状绒毛状腺瘤则兼具两者的特点。

直肠癌:

显微镜下可见癌细胞呈巢状、腺管状等排列,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大、深染,核分裂象多见,癌细胞可以浸润周围组织,病理类型多为腺癌,也有黏液腺癌、未分化癌等其他类型。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肿瘤的分化程度等,分化程度不同预后等也不同,高分化腺癌恶性程度相对低一些,低分化腺癌恶性程度高。

五、治疗及预后差异

直肠息肉:

治疗:对于较小的息肉,可在结肠镜下进行圈套电切术、活检钳除术等微创治疗;较大的息肉可能需要手术切除。一般来说,非肿瘤性息肉经治疗后预后较好,肿瘤性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在切除后需要定期复查,因为存在复发和再发的可能,但及时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长期生存。

预后影响因素:年龄方面,年轻患者相对预后可能更好一些;性别差异对预后影响不大;息肉的类型、大小、切除是否完整等是重要影响因素,肿瘤性息肉如果能完整切除,预后较好,若切除不完整或复发,可能会影响预后。

直肠癌:

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术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根据肿瘤的分期等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局部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术等;对于中晚期患者,术后多需要辅助化疗、放疗等;对于无法手术的晚期患者,以姑息治疗为主,缓解症状。

预后影响因素:年龄较小的患者相对来说身体状况较好,可能对治疗的耐受性相对较好,但直肠癌的预后主要与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早期直肠癌患者经规范治疗后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而中晚期患者预后相对较差,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另外,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规范治疗等也会影响预后,男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能积极配合治疗,也有助于改善预后,但性别本身不是决定预后的最关键因素。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主要是指患者的结直肠内出现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腺瘤,好发于老年男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主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肠息肉怎么办啊?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1、小的丘状隆息肉,病人可有定期检查。2、电灼,小的息肉粘膜无恶变的倾向,一般可以直接烧灼。3、直径一厘米左右的息肉,需要套扎器置于蒂根部,套扎治疗。4、怀疑有恶变以及较大的息肉,需要手术切除。
炎性肠息肉特征?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在内镜下面进行观察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炎症性的肠息肉的外观是比较光滑的,周围的边界也是非常清晰的,此外它的蒂也是比较短的。炎症性的肠息肉会造成病人表现出腹痛和大便性状的改变。
肠息肉会腹胀腹痛吗?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直肠息肉急性发作期间不会引起腹部胀痛,但是如果由于直肠息肉体积过于增大,出现了摩擦出血时,有可能出现肛管内局部的疼痛,由于结肠炎症或者是肠道菌群失调而导致,需要进一步建议患者通过电子肠镜检查才能明确病因,并且进行相关的治疗。直肠息肉确诊以后需要进行直肠息肉切除手术。而如果电子肠镜可见直肠或者结肠炎症
肠息肉手术后吃什么好?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若是做的微创手术,肠息肉手术以后是需要禁食二十四小时,因为饮食会刺激消化液的分泌,对于创面恢复有影响,一般术后两三天可以进少量的流食,一周以后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饮食。若是进行的常规手术,那需要术后禁食3到4天。在肠蠕动恢复以后,可以开始进流食,比如喝点菜汤,稀饭,最好是少食多餐,可以多吃几次,每次吃的
肠息肉出血特点是什么?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直肠息肉出血特点是在大便的过程中会有明显的出血现象,血液覆盖在大便的表面呈鲜红色,一般是间歇性的表现出,出血量比较少。但是如果直肠息肉造成感染的时候,也会造成表现出脓液黏血便,并且排便不尽的感觉,长时间的出血还可能会造成病人贫血。如果病人在做检查的时候发现有直肠息肉,要去做进一步的详细检查,确诊之后
肠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肠息肉具有一定遗传因素的,如果病人有肠息肉的家族史,后代的患病率就会高些。其次也有可能是病人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导致的,例如长期摄入高蛋白、高脂肪类的食物、暴饮暴食或者是吸烟酗酒等,就会增加患肠息肉的概率,肠息肉属于良性的病变,所以病人不用太紧张,定期去医院复查,同时还要调整饮食习惯。如果息肉的直径比较
炎性肠息肉会消失吗?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炎性直肠息肉属于良性病变,是不会有恶变倾向的,炎性直肠息肉会消失的。如果炎性直肠息肉比较小病人,服用一些消炎类的药物来治疗,炎性直肠息肉会消失的。如果炎性息肉比较大,病人可以经过肠镜下电切术来治疗。建议炎性直肠息肉的病人在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多喝一些温开水,不可以食用生冷生硬的食物,也不要吃熏烤类的
肠息肉必须要手术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满足手术条件的患者确实应该及早进行手术,但具体仍取决于患者病情及息肉类型。通常直肠息肉可分为肿瘤性息肉及非肿瘤性息肉,其中肿瘤性息肉的恶变风险较大,所以一经确诊即需手术切除。而非肿瘤性息肉的恶变风险相对较小,如果息肉体积较小且患者未产生不适症状,则可以采取保守观察,但需注意坚持治疗诱发息肉的原发疾病
肠癌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直肠癌的病因目前并不十分明确,此类疾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所以如果亲属中有人患有直肠癌,则患病几率会高于正常人群。其次,不良饮食喜欢也会诱发直肠癌,如日常食用较多高油、高盐、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就会增加直肠癌的发病率。如果本身患有胃肠道疾病,如十二指肠溃疡,不及时治疗会发生恶变,则也会诱发直肠癌
肠息肉手术费是多少?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肠息肉手术费对于不同的医院及地区,具体费用也不一样。拿三甲医院举例来说,做息肉电切至少需要花费两三万,包括检查费,手术费,麻醉费用及药品等医疗费用,还是说全程顺利,息肉单发且不大。手术费用首先跟病人整体健康情况,息肉大小数目及有无癌变等因素有直接关系,根据病情不同费用的弹性很会大,其次就诊医院及诊治
肠息肉和痔疮有什么不同
郭卫平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三甲
直肠息肉和痔疮从发病原因来说完全不一样,息肉实际上是直肠粘膜所生发出的赘生物,息肉生发原理是由直肠粘膜细胞增生形成,而痔疮是由静脉团迂曲形成。直肠息肉和痔疮治疗也完全不同,直肠息肉实际上只需要把息肉从根部切除就可以,但是痔疮治疗方法就跟息肉完全不同,痔疮主要以药物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为主。
哪些人群属于结肠癌高危人群
邢加迪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三甲
肠癌的发生实际上跟平常的饮食结构是比较相关的,如果长期进食大量的脂肪、大量的红肉,比较少吃纤维和蔬菜,可能这一类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生相对于其他人群会比较高危。如果肠道有息肉病史,比如家族性的腺瘤,这类患者实际上也是罹患大肠癌的高危人群。因此肠镜的检查是非常必要的,至少每一两年进行一次。
肠息肉怎么治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炎性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患者肠道存在慢性炎症,可以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还可遵医嘱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改善肠道功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肠炎得到有效控制,结肠息肉也会逐渐消失。2.腺瘤样息肉如果是腺瘤样息肉,
肠息肉需要切除吗
古风 副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直肠息肉应该切除。肠息肉是发生在肠道的隆起性病变,发病原因不明确,和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环境都有关系。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息肉性质也以良性病变为主,随着病变发展,息肉组织受到反复摩擦刺激部分息肉可能发生恶性改变,应该及早手术切除治疗。
肠息肉严重吗
张桐茂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直肠息肉并不严重,但应该进行切除。直肠息肉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直肠息肉如果不对其进行切除,有可能会发生癌变。所以,直肠息肉患者应该每年按时到医院去做肠镜检查。比较小的应该直接切除,大的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痔疮和肠息肉的区别
高恒岭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痔疮和痔疮息肉是两种不同疾病,二者虽然都可能出现便血表现,但是二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痔疮形成主要是由于肛周静脉曲张、肛垫下移引起,发病期间会出现便血、肛门疼痛以及肛门异物感临床表现。直肠息肉是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早期可没有任何症状。当息肉增大后,可以出现便血、脱垂以及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肠道刺激症状。肠镜检查可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