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根据急缓及严重程度不同症状表现各异,急性脑缺血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运动、言语、吞咽、感觉功能障碍)和全身症状(如头痛、头晕);慢性脑缺血有认知功能减退(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精神症状(情绪异常、人格改变)及其他慢性缺血相关表现(视力障碍、肢体慢性缺血表现)。
一、急性脑缺血症状
1.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运动功能障碍:常见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患者可能出现持物不稳、行走时单侧下肢拖拽等表现。例如,患者原本能正常用手拿东西,突然发现拿不住,或者走路时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这是因为脑部负责运动调控的区域血液供应不足,影响了对肢体运动的控制。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更易发生脑缺血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血管病变基础上更易出现急性脑缺血引发的运动异常。
言语功能障碍:表现为说话不清,即构音障碍,或者不能理解他人言语(感觉性失语),也可能出现不能表达自己意思的情况(运动性失语);还可能出现命名性失语,即知道物体的用途但叫不出名称。这是因为脑部语言中枢区域血液供应受到影响,语言中枢相关神经细胞功能受损所致。在老年人中,如果本身有脑血管基础病变,急性脑缺血时更易累及语言中枢出现言语障碍。
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喝水或进食时容易呛咳,严重时可能导致误吸,引发肺炎等并发症。这是由于支配吞咽动作的神经及相关脑部区域血液供应不足,影响了吞咽反射的正常进行。对于有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酗酒者,发生脑缺血后吞咽功能障碍的风险相对较高。
感觉功能障碍:一侧面部或肢体感觉减退,比如感觉不到疼痛、温度等刺激,患者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烫伤或擦伤。这是因为脑部感觉传导通路区域血液供应不足,导致感觉信息的传导出现障碍。在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中,血管狭窄等病变易引发局部脑缺血,进而影响感觉功能。
2.全身症状
头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多为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脑缺血导致颅内压变化或神经受到刺激引起。例如,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时,患者可能出现后枕部头痛。对于有偏头痛病史的人群,发生脑缺血时头痛表现可能与平时偏头痛有所不同,需要仔细鉴别。
头晕患者会感到头晕目眩,站立或行走时可有不稳感。头晕是脑缺血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影响了平衡觉中枢或相关神经功能。老年人平衡功能本身相对较弱,脑缺血时更容易出现头晕导致的跌倒风险增加。有颈椎病等影响椎动脉供血情况的人群,发生脑缺血时头晕症状可能更明显或更易诱发。
二、慢性脑缺血症状
1.认知功能减退
记忆力下降:主要表现为近期记忆力减退,患者可能经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如忘记刚放置的物品位置、刚说过的话等。随着病情进展,远期记忆力也可能受到影响。慢性脑缺血逐渐影响大脑的海马等与记忆相关的区域,导致记忆功能受损。在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控制不佳的人群中,慢性脑缺血较易发生,进而出现认知功能中的记忆减退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患者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做某件事情,工作或学习效率下降。这是因为脑缺血影响了大脑的神经递质平衡及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注意力调控区域功能异常。对于从事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的人群,如司机等,慢性脑缺血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例如,司机可能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发生交通事故。
思维能力下降:表现为思考问题变得迟缓,对新事物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减弱。大脑的思维活动依赖于充足的血液供应来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代谢和信息处理,慢性脑缺血使这种功能逐渐减退。在老年人中,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脑萎缩等基础情况,慢性脑缺血会进一步加重思维能力的下降。
2.精神症状
情绪异常:可能出现情绪低落抑郁、焦虑不安等情况。脑缺血影响了大脑中与情绪调节相关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的平衡和神经回路的功能。例如,患者可能变得郁郁寡欢,对以往感兴趣的事情失去兴趣;或者容易紧张焦虑,莫名担忧一些事情;在女性更年期前后人群中,如果存在慢性脑缺血情况,情绪异常可能会更加明显,因为女性激素水平变化与情绪调节也有一定关联,而脑缺血会进一步干扰这种平衡。
人格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人格方面的改变,如原本性格温和的人变得脾气暴躁、易怒,或者原本开朗的人变得孤僻等。这是由于脑缺血影响了大脑的额叶等与人格相关区域的功能,导致人格的神经基础受到损害。对于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且本身有脑血管危险因素的人群,慢性脑缺血时更易出现人格改变这种相对较少见但不容忽视的症状。
3.其他慢性缺血相关表现
视力障碍:可出现一过性黑矇,即突然眼前发黑,但很快恢复;也可能出现视野缺损等情况。这是因为脑部与视觉相关的血管供血不足,影响了视觉传导通路或视觉中枢的功能。例如,枕叶是视觉中枢所在区域,若该区域血液供应不足,可能导致视野缺损。对于有动脉硬化且累及供应眼部血管的人群,慢性脑缺血时更易出现视力相关症状。
肢体慢性缺血表现:如果是颈部血管等供应脑部的大血管慢性狭窄等导致的脑缺血,可能同时伴有肢体的慢性缺血表现,如下肢间歇性跛行等。这是因为供应脑部和肢体的血管有一定的相关性,大血管病变会同时影响脑部和肢体的血液供应。在有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中,发生脑缺血时出现肢体慢性缺血表现的概率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