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与痔疮在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检查方法、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特点上各有不同。直肠息肉病因与遗传、炎症、年龄有关,有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表现,靠直肠指检、内镜等检查,多需手术切除;痔疮因肛垫下移和静脉曲张等,有便血、脱出、肛门不适等表现,靠肛门视诊等检查,有保守和手术治疗。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人在两者上有各自特点。
一、定义与病因
直肠息肉
是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还可能与炎症刺激相关,肠道慢性炎症长期刺激直肠黏膜,可导致黏膜异常增生形成息肉;另外,年龄也是一个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直肠息肉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一般多见于成年人。
痔疮
是肛管或直肠下端静脉丛充血或瘀血并肿大的常见疾病,病因主要与肛垫下移和静脉曲张有关。久坐、久站、长期便秘或腹泻等生活方式因素易诱发痔疮,例如长期久坐会影响直肠肛管部位的血液循环,导致静脉丛瘀血扩张从而引发痔疮;女性在妊娠期间,腹腔压力增加,也容易诱发痔疮。
二、临床表现
直肠息肉
症状表现:小的直肠息肉通常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较大的息肉可能出现便血,多为无痛性便血,血色鲜红,量一般较少;还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如便次增多;部分患者可因息肉脱出肛门外而就诊,尤其是带蒂的息肉。儿童直肠息肉有时可表现为便后手纸上有血迹,且息肉较大时可能脱出肛门外,呈球形、带蒂。
体征:直肠指检可触及直肠内的息肉,质地可软可硬,带蒂的息肉可活动。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息肉的形态、大小、部位等。
痔疮
症状表现:内痔主要表现为便血和脱出,便血多为无痛性、间歇性便后出鲜血,严重时可呈喷射状出血;脱出是因为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痔核可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需用手推回甚至不能回纳。外痔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潮湿不洁,有时可出现瘙痒,若发生血栓形成及皮下血肿则有剧痛,称为血栓性外痔。混合痔则兼有内痔和外痔的症状,严重时可脱出嵌顿,疼痛剧烈。
体征:通过肛门视诊可观察到外痔的情况,内痔一般需肛镜检查才能看到,若内痔脱出,可在肛门外看到暗紫色的痔核。
三、检查方法
直肠息肉
直肠指检:是简单有效的初步检查方法,可触及直肠内的息肉,但对于位置较高的息肉可能触及不到。
内镜检查:包括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和结肠镜等,能直接观察息肉的部位、大小、数目,并可取病理组织进行活检,以明确息肉的性质,是诊断直肠息肉的重要手段。
影像学检查:如钡剂灌肠造影,可发现较大的息肉,但不如内镜检查直观准确,一般作为辅助检查。
痔疮
肛门视诊:医生用肉眼观察肛门周围,可发现外痔、内痔脱出等情况。
直肠指检:主要是排除直肠内其他病变,如直肠癌等,因为痔疮和直肠癌有时症状有相似之处,通过指检可初步鉴别。
肛门镜检查:能清晰观察到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形态,以及直肠黏膜的情况,是诊断痔疮的常用方法。
四、治疗原则
直肠息肉
一旦发现直肠息肉,通常建议手术切除,根据息肉的大小、部位、形态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内镜下息肉切除术、经肛门息肉切除术等。对于儿童直肠息肉,由于儿童息肉有一定的自行消退倾向,但如果息肉较大或反复出血等,也需要及时处理。对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息肉病患者,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处理,可能需要更早进行手术干预并进行长期随访。
痔疮
保守治疗:适用于初期痔疮或症状较轻的患者。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如避免久坐久站,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大便通畅,可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还可进行温水坐浴,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对于便血症状,可使用痔疮栓或痔疮膏等药物局部外用,有消肿止痛、止血的作用。
手术治疗:当痔疮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内痔脱出嵌顿不能回纳,外痔出现剧烈疼痛等情况时,需考虑手术治疗,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外剥内扎术等。对于儿童痔疮,一般先采取保守治疗,因为儿童身体处于发育阶段,手术可能对其造成较大影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等保守措施大多可缓解症状。
五、特殊人群特点
儿童
直肠息肉:儿童直肠息肉多为错构瘤性息肉,如幼年性息肉,有自行消退的可能,但如果息肉引起反复便血、脱垂等症状,也需要及时处理。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患儿的耐受性,尽量选择对儿童身体影响较小的检查和治疗方式。
痔疮:儿童痔疮相对较少见,多与不良排便习惯等有关。在处理儿童痔疮时,保守治疗是首选,要注意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长时间蹲便等。
妊娠期女性
直肠息肉:妊娠期发现直肠息肉,需要综合考虑妊娠情况和息肉情况。如果息肉较小且无症状,可暂不处理,待分娩后再进行治疗;如果息肉较大或有明显症状,需要与产科和肛肠科医生共同评估,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处理。
痔疮:妊娠期是痔疮的高发期,由于妊娠期间腹腔压力增加等因素,痔疮容易加重。保守治疗是主要的处理方式,要注意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适当增加活动量、保持大便通畅等。
老年人
直肠息肉:老年人直肠息肉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需要警惕息肉恶变的可能。在检查时要更加仔细,对于发现的息肉要及时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性质。治疗上根据息肉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同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心肺功能等,评估手术风险。
痔疮:老年人痔疮的治疗也需要兼顾其身体状况。保守治疗仍然是基础,但如果痔疮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时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选择相对安全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