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瘤样扩张是主动脉局部或弥漫性直径超过正常比例的扩张,常见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性疾病、感染因素、创伤等,早期可无症状,增大后有压迫周围组织等症状,诊断靠超声、CTA、MRA等影像学检查,治疗有观察随访和手术治疗,老年和儿童患者治疗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主动脉瘤样扩张的定义
主动脉瘤样扩张是指主动脉局部或弥漫性的直径扩张超过正常血管直径的一定比例。正常主动脉有其特定的解剖结构和管径范围,当各种原因导致主动脉壁受损,使其弹性减弱、承受压力的能力改变时,就会出现瘤样扩张的情况。例如,正常胸主动脉直径一般在3-4厘米左右,当胸主动脉直径超过4厘米时,就可考虑存在主动脉瘤样扩张的可能;腹主动脉正常直径通常小于3厘米,若腹主动脉直径大于3厘米则可能处于瘤样扩张状态。
二、主动脉瘤样扩张的常见病因
1.动脉粥样硬化:这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群,动脉壁会逐渐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改变,血管壁的脂质沉积、纤维化等会导致动脉壁弹性减退,从而容易引发主动脉瘤样扩张。男性由于激素等因素影响,相对女性更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主动脉病变。长期高脂饮食、高血压、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主动脉瘤样扩张的风险。
2.遗传性疾病:某些遗传性疾病会影响主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比如马方综合征,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患者体内的原纤维蛋白-1基因发生突变,导致主动脉壁中膜的弹力纤维发育异常,使主动脉容易出现扩张、瘤样变等情况。这类患者往往在较年轻的时候就可能出现主动脉瘤样扩张相关问题,且具有家族遗传倾向。
3.感染因素:某些细菌、病毒等感染可累及主动脉壁。例如梅毒螺旋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可侵犯主动脉,引起主动脉炎,进而导致主动脉壁结构破坏,出现瘤样扩张。这种情况在有不洁性行为等感染风险因素的人群中需要重点关注。
4.创伤:胸部或腹部的严重创伤可能直接损伤主动脉壁,导致主动脉局部结构受损,后期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瘤样扩张。比如车祸导致的胸部撞击伤等情况,容易引起主动脉峡部等部位的损伤,进而引发主动脉瘤样扩张。
三、主动脉瘤样扩张的临床表现
1.无症状情况:在主动脉瘤样扩张早期,瘤体较小,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多在体检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等)时被发现。此时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感觉,但需要密切监测瘤体的变化。
2.有症状情况:当瘤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出现相应的症状。例如,胸主动脉瘤样扩张较大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如压迫气管可引起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可导致吞咽困难等。腹主动脉瘤样扩张较大时,可能会在腹部触及搏动性包块,还可能出现腹部疼痛等症状,疼痛性质多为胀痛或隐痛,当瘤体破裂时则会出现剧烈的腹部疼痛、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严重的急重症表现,危及生命。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症状可能有所差异,比如儿童患者若因遗传性疾病导致的主动脉瘤样扩张,可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出现相关压迫或破裂等表现;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等症状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更需要警惕瘤体破裂等严重情况的发生。
四、主动脉瘤样扩张的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筛查方法,可初步观察主动脉的管径、形态等情况。经胸超声心动图可以对胸主动脉进行初步评估,而经腹超声等可对腹主动脉进行检查。它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等优点,但对于一些深部或结构复杂部位的观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CT血管造影(CTA):CTA能够清晰地显示主动脉的三维结构,准确测量主动脉的直径,判断是否存在瘤样扩张以及瘤体的位置、大小等情况。它是诊断主动脉瘤样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能为后续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详细的解剖信息。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CTA检查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考虑辐射剂量等问题,儿童患者应尽量优化扫描参数以减少辐射暴露。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MRA也可以很好地显示主动脉的形态和结构,尤其对于一些对碘对比剂过敏的患者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它利用磁共振原理来成像,对血管的显示清晰,且无辐射。但对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等)的患者可能不适用。
五、主动脉瘤样扩张的治疗原则及相关注意事项
1.治疗原则
观察随访:对于一些瘤体较小、无明显症状且生长缓慢的主动脉瘤样扩张患者,可以采取观察随访的策略。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监测瘤体的大小、形态等变化。例如,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或CTA等检查,评估瘤体的进展情况。
手术治疗:当瘤体达到一定大小(如胸主动脉瘤直径大于5厘米,腹主动脉瘤直径大于5.5厘米等)或有破裂风险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主动脉置换术等,通过替换病变的主动脉部分来恢复主动脉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对基础疾病的控制,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前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术后要密切观察伤口恢复情况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症,加强护理和监测。
儿童患者:儿童主动脉瘤样扩张多与遗传性疾病等因素相关,治疗方案需要更加谨慎。手术治疗的风险相对较高,在选择治疗方式时需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对于一些遗传性疾病导致的主动脉病变,可能需要长期的随访和监测,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药物等治疗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同时,家长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密切关注儿童的病情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