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流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定义范畴、病因、症状表现、诊断鉴别、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上有区别与联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组疾病,70%-80%由病毒引起,症状多样;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起病急、全身症状重;感冒多由病毒引起,局部症状突出。诊断鉴别各有依据,治疗原则不同,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患病需特殊关注。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等,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不同年龄人群因自身免疫力等因素在发病率和症状表现上可能有差异,比如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相对更容易频繁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临床特点是起病急骤、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但呼吸道卡他症状较轻,流感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冬春季高发,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不同年龄人群感染流感后严重程度可能不同,例如儿童感染流感后可能出现高热惊厥等较为严重的情况,老年人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感冒:一般指普通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起病较缓,局部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等较明显,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如低热或无发热、轻度乏力等,普通感冒呈散发,冬春季节也可发病,但不如流感集中,各年龄组均可患病,自身免疫力是影响发病和恢复的重要因素,比如身体疲劳、营养不良等生活方式不佳的人群相对更易患普通感冒。
病因差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等,另有20%-30%由细菌引起,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常见病原体如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不同病原体的感染与人群的生活环境、接触机会等有关,比如在人员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更容易接触到各种致病病原体。
流感:病因明确,是由流感病毒感染所致,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当新的流感病毒亚型出现时,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就容易引发大规模流行。
感冒: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如鼻病毒等,通常是在人体劳累、受凉等导致免疫力下降时,病毒趁机侵入机体引发发病。
症状表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样,局部症状有鼻塞、流涕、打喷嚏、咽干、咽痒、咽痛等,全身症状可有发热、畏寒、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表现有差异,轻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局部症状,重者全身症状明显且可能伴有并发症。
流感:起病急,全身症状重,多有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可出现咳嗽、咽干、咽痛等,部分儿童流感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感冒:局部症状突出,主要有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初期也可有咽干、咽痒或灼热感,随后出现咽痛,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偶有头痛、轻度乏力等。
诊断与鉴别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血常规等检查,病毒感染时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等可升高,通过综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和鉴别其他疾病。
流感:除了结合临床表现外,可通过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明确诊断,流感病毒抗原快速检测可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核酸检测特异性和敏感性更高。
感冒:主要依靠临床症状来初步判断,一般根据其局部症状明显、全身症状相对较轻等特点与流感等其他疾病鉴别,必要时结合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
治疗原则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同时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有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可选用解热镇痛药物;鼻塞、流涕可用鼻黏膜血管收缩剂;咳嗽咳痰可选用止咳祛痰药物,如为细菌感染可选用抗生素治疗。
流感:确诊后应尽早(发病48小时内)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等,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高热时可给予退热治疗等,儿童患流感后更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儿童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感冒:一般多为自限性疾病,主要是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如使用减轻鼻充血药物缓解鼻塞,止咳祛痰药物改善咳嗽咳痰等,注意休息,多数患者可在1周左右自愈。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感冒、流感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由于其生理特点,病情变化相对较快,比如儿童感冒后可能很快出现高热惊厥,流感可能引发肺炎等并发症,所以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体温、精神状态等,一旦出现异常需及时就医,用药需谨慎,应选择儿童专用的药物剂型,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成人药物。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下降,患感冒、流感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更容易出现重症情况,如并发肺炎、心力衰竭等,所以老年人患病后应注意休息,加强护理,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用药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情况,避免使用可能对肝肾功能有较大影响的药物。
孕妇:孕妇患感冒、流感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用药需格外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所以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孕妇自身也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