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和肿瘤的区别

来源:民福康

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异常生长的良性组织,包括腺瘤性、炎性、错构瘤性等类型,多无症状或有肠道刺激、便血等表现,内镜下可查及,多内镜下切除预后较好;肠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恶性即肠癌,早期有排便习惯改变、便血等,进展期有消瘦、肠梗阻等表现,内镜可发现,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较好,中晚期较差,不同人群预后有差异且生活方式对其康复有影响。

一、定义与本质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它是一种良性病变,通常是由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所形成的隆起性病变,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不同类型。例如,腺瘤性息肉有一定的癌变潜能,但并非一开始就是肿瘤。

肠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肠良性肿瘤相对少见,如肠平滑肌瘤、肠脂肪瘤等;肠恶性肿瘤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肠癌,主要是结肠癌和直肠癌,是细胞异常增殖且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的病变,其细胞生长失去正常调控,会不断增殖并侵犯周围组织,还可能通过血液、淋巴等途径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

二、病理特征

肠息肉:

显微镜下表现:腺瘤性息肉的腺上皮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但一般局限于黏膜层内,基底膜完整。炎性息肉主要是黏膜组织的炎症反应性增生,可见炎细胞浸润等炎症表现。错构瘤性息肉是组织的异常组合排列。

生长方式:多呈外生性生长,向肠腔内突出,有蒂或无蒂,与周围肠黏膜分界清楚。

肠肿瘤:

恶性肿瘤显微镜下表现:癌细胞具有明显的异型性,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致,核大、深染,核质比例失调,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癌细胞可突破基底膜,浸润到黏膜下层、肌层甚至浆膜层。例如结肠癌的癌细胞会破坏正常的肠黏膜结构和肠壁组织架构。

生长方式:除了外生性生长外,还可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容易侵犯周围血管、神经等结构。

三、临床表现

肠息肉:

一般情况:大部分肠息肉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或因其他肠道疾病检查时发现。当息肉较大时,可能出现肠道刺激症状,如腹痛、腹泻、黏液便等。如果息肉表面糜烂、溃疡,可能有便血,一般为少量便血,颜色鲜红,附着在粪便表面。例如,乙状结肠的较大腺瘤性息肉可能引起患者左下腹隐痛不适,同时伴有少量便血。

不同类型息肉特点:腺瘤性息肉随着体积增大,出现症状的概率增加;炎性息肉多与肠道炎症相关,往往在有肠道炎症性疾病的基础上出现相应表现,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能同时存在结肠炎性息肉。

肠肿瘤:

早期表现:结肠癌早期可能仅有排便习惯改变,如便秘与腹泻交替,或大便形状变细等,也可能有少量便血,容易被忽视。直肠癌早期可有便血,多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便,常混有黏液和脓液,还可能出现里急后重(总有排便不尽感)等症状。

进展期表现: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消瘦、乏力、贫血等全身症状。腹部可触及肿块,如结肠癌患者可能在腹部摸到质硬、活动度差的肿块。肠梗阻也是常见表现,肿瘤增大堵塞肠腔可引起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急性肠梗阻症状,或慢性肠梗阻表现为排便困难、大便变细等。例如晚期直肠癌患者,除了严重便血、排便梗阻外,还可能因肿瘤转移出现肝转移导致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

四、检查方法及鉴别

内镜检查:

肠息肉:内镜下可见黏膜表面隆起性病变,形态多样,腺瘤性息肉通常表面比较光滑或呈分叶状,炎性息肉多与周围黏膜颜色相近,呈炎性充血水肿样改变。通过内镜可以直接取息肉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其性质,这是区分息肉是良性还是有癌变倾向的金标准。

肠肿瘤:内镜下肠癌表现为肠腔内不规则肿块,表面可有溃疡、糜烂、出血等,边界不清,活检病理可发现癌细胞。

影像学检查:

肠息肉:钡剂灌肠检查可发现肠腔内充盈缺损,但不如内镜直观准确,CT结肠成像(CTcolonography)也可发现肠息肉,但最终确诊仍需病理。

肠肿瘤:腹部CT或MRI检查可以了解肿瘤在肠壁的浸润深度、有无周围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情况,如肝脏、肺部等有无转移灶。PET-CT对于发现肿瘤的全身转移情况有重要价值。

五、治疗及预后

肠息肉:

治疗:一般采用内镜下切除,如高频电切术、氩离子凝固术等,创伤小,恢复快。对于较大的无蒂息肉或怀疑有癌变的息肉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切除。

预后:腺瘤性息肉如果能及时切除,一般预后良好,但需要定期复查肠镜,因为存在复发可能;炎性息肉在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肠道炎症)后,息肉可能消退或稳定;错构瘤性息肉一般切除后预后较好。

肠肿瘤:

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据肿瘤的分期、部位等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如结肠癌的根治性切除手术、直肠癌的保肛或非保肛手术等。术后可能需要辅助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对于晚期无法手术的患者,可采用姑息性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等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

预后:肠肿瘤的预后与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肠肿瘤如能及时手术,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而中晚期肠肿瘤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例如,早期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晚期结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能不足30%。年龄较大的患者、有基础疾病的患者预后相对更差,因为身体状况可能影响手术耐受性和后续治疗的依从性等。年轻患者如果是肠恶性肿瘤,在身体状况较好、肿瘤分期较早的情况下,通过规范治疗也有较好的预后可能,但需要关注长期的生存质量和复发情况。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考虑生育等特殊问题对治疗方案的影响,男性患者也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同时生活方式方面,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等对于肠肿瘤患者的康复和预后都有积极意义,有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更需要密切监测肠道情况,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腺瘤性息肉
腺瘤性息肉主要是指患者的结直肠内出现单个或多个大小不一的腺瘤,好发于老年男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主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肾上长6厘米肿瘤一般严重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脏部位的肿瘤,也有恶性以及良性之分的,其中恶性的肿瘤大多数为肾癌,良性的情况下一般生长速度较为缓慢的。对于6厘米的肿瘤有可能合并有局部的肿胀以及疼痛表现,实质性的肿瘤局部可以考虑进行穿刺活检,先明确病理诊断。如果有手术条件的,也可以直接进行手术切除,手术之后进行相应的病理检查。
s1椎体异常信号是肿瘤吗?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正常病人去医院检查,发现S1椎体表现出了异常信号,我们一般不考虑是由于肿瘤造成的。因为临床上能够造成这种异常信号的原因也是有很多的,建议你还是需要及时去医院查明原因。
肺部有肿瘤可以治好吗?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肺部肿瘤分为良性及恶性,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后是可以完全治愈的。恶性肿瘤早期手术是可以达到治愈的情况,中晚期手术治疗相对性比不手术治疗的时间要长,具体的时间需要看患者肺部肿瘤的性质决定,其次在于术后治疗的效果决定。恶性肿瘤术后需要结合病理采取化疗、放疗及靶向药物治疗。
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症状?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不同的消化道肿瘤早期症状都是不一样的。例如像食管肿瘤在早期症状并不是很明显,仅有少数患者出现食管异物感、胸骨后烧灼感、进食哽咽感,随着病情发展才会出现逐渐加重的吞咽困难等。而肠道肿瘤患者早期症状多表现为腹痛、腹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纳差少食、腹泻或便秘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大便形
肾上腺肿瘤发现就要切掉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发现肾上腺肿瘤是不一定非要做手术进行切除的,若患者的肿瘤体积较小,同时没有影响到激素的分泌功能,患者的血压、血钾以及体重都属于正常的范围之内,此时是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的,只要患者每年进行定期体检并且监测肿瘤的变化就可以。若患者肾上腺肿瘤逐渐长大,径线测量超过4公分,同时影响到了身体内分泌的功能,患者
肿瘤会遗传吗?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大多数的肿瘤是不会遗传的,但是会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所以一个人是否会患肿瘤不仅在于遗传因素,还受患者平常的内外环境因素影响。如着色性干皮病就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但如果注意避免或减少太阳光照射,就可以很大程度的防止皮肤癌的发生。目前对于肿瘤遗传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完全掌握,但对于肿瘤遗传方面的
肾上长肿瘤严重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上长肿瘤比较严重,肾上的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的特点是生长比较缓慢,边界比较清楚,不会扩散和转移。肾上的良性肿瘤经过手术切除,一般可以彻底治愈。肾上的恶性肿瘤也叫做肾癌,早期的肾癌患者如果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多数患者经过根治性的手术切除,一般可以治愈。中期的肾癌患者手术治疗
骨髓增殖性肿瘤严重吗?
杨凯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骨髓增殖性肿瘤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疾病是否严重,要视疾病而定,如检查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积极治疗后疾病比较稳定,一般不属于很严重的疾病。如果检查是骨髓纤维化,疾病就比较严重,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遵医嘱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真性
肠息肉0.3cm要不要切除?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单个直肠息肉癌变可能性不高,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肠镜检查时顺便将息肉切除,以防息肉出现病变。息肉的类型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绒毛状腺瘤、错构瘤等,在没有经过病理结果分析前统称为息肉,与肠道炎症感染、家族史或是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息肉小于1cm,且为单发性息肉,可不用手术,定期复查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不一定需要切除。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表现,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患者定期复查即可。如果属于炎症性息肉,经过有效的抗炎治疗干预原发病后,息肉通常会自行消失,也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但是如果患者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这类息肉癌变的风险较高,建议患者尽早通过外科
肠息肉怎么治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炎性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患者肠道存在慢性炎症,可以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还可遵医嘱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改善肠道功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肠炎得到有效控制,结肠息肉也会逐渐消失。2.腺瘤样息肉如果是腺瘤样息肉,
肠息肉术后黑便怎么回事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黑便可能是陈旧性出血、新鲜出血、饮食干扰、上消化道出血等导致的。1.陈旧性出血如果患者术后很快出现黑便,量不大,可能是因为治疗过程中,有少量出血,在肠道内积聚,通过细菌对血进行分解,出现黑色粪便,即为陈旧性出血。2.新鲜出血进行结肠息肉手术,创面较大,可能需要采用金属夹进行闭合创面。如果金属夹过早脱落、出现新糜烂、术后创面有渗
肠息肉会癌变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是否会发生癌变,主要是看结肠息肉属于什么性质。如果是增生性、炎性的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但是腺瘤样息肉,容易发生癌变。肠癌与腺瘤的癌变有密切关系,在腺瘤样息肉里,比如家族性息肉病、以息肉病为突出表现的林奇综合征、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这些腺瘤也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肠息肉手术要住院几天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肠息肉手术需要住一周左右可以出院。住院前一至两天需要抽血化验,了解是否存在出血风险。另外,排查有没有传染病,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以后开始做手术,常规手术如果没有并发症,两三天以后可以顺利出院,但是如果有并发症,比如出现肠穿孔或者感染,住院时间会长,至少也要半个月左右。
乙状结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在乙状结肠部位长出了一些肉瘤样的物质,而造成这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所造成。乙状结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单发乙状结肠息肉一般没有太多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多发乙状结肠息肉需要手术切除,但乙状结肠息肉很少会发展为肠癌。
肠子上长肿瘤好治吗
高恒岭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肠子上长肿瘤好不好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分析。如果肠道上肿瘤比较小,处于病变早期,通常比较好治疗。通过手术切除病变组织,基本可以达到治愈目的。但如果肠道肿瘤比较大,处于病变中晚期,可能会发生转移或者是周围侵犯,这种情况不好治疗。能手术切除尽量手术切除,有可能还需要联合脏器切除,然后根据情况辅助后续放化疗、靶向药物等治疗措施。如果不能手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