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手术包括术前准备(全面评估与肠道准备)、手术方式选择(根治性手术与姑息性手术)、术中操作要点(肿瘤游离与血管处理)、术后处理(监护、伤口护理、胃肠功能恢复),不同人群手术有特点及注意事项,老年患者需控基础病、精细操作与加强术后护理;年轻患者重根治与生活质量;儿童患者要多学科合作、轻柔操作与关注生长发育。
1.术前准备
全面评估:需要对患者的全身状况进行详细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通过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心电图、胸部CT等多项检查来确定患者是否能够耐受手术。对于老年患者,要特别关注其基础疾病对手术的影响,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需将血压、血糖控制在相对合适的范围后再考虑手术;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患者,要评估其肺部功能,必要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肠道准备:通常会进行肠道清洁,一般在手术前1-2天开始进食流质饮食,同时服用泻药,如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以清除肠道内的粪便,减少术中污染的风险。对于肠道梗阻的患者,肠道准备可能会更加复杂,有时需要先进行胃肠减压等处理。
2.手术方式选择
根治性手术:
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盲肠、升结肠及结肠肝曲的癌肿。手术需要切除回肠末端15-20cm、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的右半部分,然后进行回肠与横结肠的端端吻合。对于年轻患者或肿瘤位置较特殊的情况,会考虑采用更加精准的手术方式,如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结肠脾曲及降结肠癌。切除范围包括横结肠左半、降结肠,有时还需要包括乙状结肠及其相应的系膜和淋巴结,然后进行结肠端端吻合或结肠与直肠吻合。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肠道功能恢复相对较慢等特点,在选择手术方式时会更加谨慎权衡手术的利弊。
乙状结肠切除术:适用于乙状结肠癌。根据乙状结肠的长短和癌肿所在的部位,可切除部分或全部乙状结肠及其系膜,然后进行结肠端端吻合。
姑息性手术:如果患者出现远处转移、肠梗阻等情况无法进行根治性手术时,会考虑姑息性手术,如短路手术,即通过手术建立肠道的旁路,以解除梗阻症状;或者是肿瘤切除术,切除局部肿瘤以缓解症状,但这种手术一般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
3.术中操作要点
肿瘤的游离:要在无瘤原则下进行操作,避免肿瘤细胞的播散。需要将肿瘤所在的肠段及其相应的系膜、区域淋巴结进行整块切除,在游离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围的重要组织器官,如输尿管、膀胱等。对于女性患者,还要注意与子宫、附件等的关系,避免损伤。
血管的处理:要准确结扎相应的血管,以减少术中出血和防止肿瘤细胞通过血管转移。例如在右半结肠切除术中,要结扎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和中结肠动脉右支等血管;左半结肠切除术中要结扎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等血管。
4.术后处理
监护:术后患者会被送入重症监护室或普通病房进行密切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同时观察伤口情况、腹腔引流情况等。对于老年患者和术后恢复较慢的患者,需要更加频繁地监测各项指标。
伤口护理: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切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预防切口感染。如果患者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切口愈合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加强血糖控制和切口的观察护理。
胃肠功能恢复:术后会放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待胃肠功能逐渐恢复后拔除胃管,开始进食流质饮食,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食。对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延迟的患者,可采取适当的措施促进胃肠蠕动,如早期活动、使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等,但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对不同患者的影响。
不同人群结肠癌手术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
特点: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手术耐受性较差。在手术方式选择上可能更倾向于创伤较小的手术方式,如腹腔镜手术,但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能否耐受腹腔镜手术的气腹等操作。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如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注意事项:术前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将血压、血糖等指标调整到相对合适的范围。术中要更加精细操作,减少创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要加强基础护理,如鼓励患者早期床上活动,预防肺部感染和深静脉血栓;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2.年轻患者
特点:年轻患者一般基础疾病较少,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好,但对于结肠癌手术,需要更加注重手术的根治性和术后的生活质量。例如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可能会更倾向于保留更多肠道功能的手术方式,但要在保证根治效果的前提下。
注意事项:术前要与患者充分沟通,让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风险和预后等情况。术中要严格遵循无瘤原则,确保根治效果。术后要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促进身体恢复,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年轻患者可能对疾病和手术对身体外观、功能等方面的影响更加敏感,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和健康指导,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3.儿童患者(罕见情况)
特点:儿童结肠癌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其病理类型等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对身体的影响需要特别考虑,如肠道切除范围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以避免影响肠道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注意事项:术前要全面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和肿瘤情况,与儿科、肿瘤学科等多学科团队合作制定手术方案。术中操作要更加轻柔精细,避免损伤生长发育中的组织器官。术后要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患儿获得足够的营养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伤口愈合情况、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生长发育指标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