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后遗症康复训练包括肢体、言语、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肢体功能锻炼分被动与主动运动,被动适合完全不能活动者,动作轻柔;主动适合有一定活动能力者,循序渐进。言语功能锻炼有发音与复述训练,发音从单音开始,复述从简单内容入手。平衡功能锻炼包含坐位与站立平衡训练,注意安全与患者个体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涵盖穿衣与进食训练,穿衣选合适衣物与器具,进食关注吞咽情况与营养。
一、肢体功能锻炼
1.被动运动
适用人群:对于完全不能活动的脑血栓后遗症患者,家属可帮助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一般从大关节开始,如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等。以肩关节为例,家属握住患者手腕,缓慢进行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等动作,每个动作可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4次。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因为长期不活动会导致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等组织粘连,影响后续的康复。
考虑因素: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被动运动时动作要轻柔,避免造成关节损伤。同时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调整,如果患者出现疼痛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
2.主动运动
适用人群:当患者有一定的肢体活动能力时,可进行主动运动。例如,让患者尝试自己进行手指的屈伸运动,从简单的握拳、伸展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对于下肢,可在床边进行坐起、抬腿等动作。坐起时,患者可借助自身力量慢慢从卧位坐起;抬腿时,患者伸直腿部,缓慢抬起,尽量达到一定的高度,如30°左右,每组可进行10-15次,每天3-4组。主动运动有助于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自主意识和康复信心。
考虑因素:年轻患者相对恢复能力较强,但也需要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强度;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进行主动运动时要注意避免血压过度波动,运动前最好先测量血压,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头晕等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
二、言语功能锻炼
1.发音训练
适用人群:对于存在言语障碍的脑血栓后遗症患者,可进行发音训练。让患者面对镜子,观察自己的口型,然后从简单的单音开始练习,如“啊”“哦”“咿”等。先缓慢地发出每个音,然后逐渐加快速度。例如,先让患者每次发“啊”音持续5秒,然后放松,重复多次。发音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喉部肌肉和口腔肌肉的控制能力,从而改善言语功能。
考虑因素:对于儿童患者(虽然脑血栓后遗症儿童相对较少,但也有特殊情况),要采用更加有趣的方式进行发音训练,比如通过儿歌等形式引导儿童发音,避免儿童产生抵触情绪。而对于老年患者,要耐心引导,根据患者的接受程度调整训练节奏。
2.复述训练
适用人群:让患者复述简单的词语、句子等。例如,治疗师说出“苹果”这个词,让患者重复;或者说出“今天天气不错”这样的简单句子,让患者复述。从简单的内容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复述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言语表达和理解能力,促进大脑语言中枢的恢复。
考虑因素:对于有认知障碍的患者,复述训练要选择更简单、患者熟悉的内容,并且要反复进行,加强记忆和言语功能的锻炼。同时,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当患者在复述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支持。
三、平衡功能锻炼
1.坐位平衡训练
适用人群:让患者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先进行无支撑的坐位平衡训练。患者要尽量保持身体的稳定,然后治疗师可以在不同方向轻轻推动患者,让患者学会调整姿势以保持平衡。例如,治疗师从前方轻轻推动患者,患者要通过调整躯干肌肉的力量来维持坐位平衡。坐位平衡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平衡能力,为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础。
考虑因素:对于体质较弱的患者,在进行平衡训练时,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有专人在旁保护,防止患者摔倒。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要避免过度的外力推动,防止骨折等意外发生。
2.站立平衡训练
适用人群:当患者能够较好地完成坐位平衡训练后,可进行站立平衡训练。患者先在平行杠内进行站立,双手握住平行杠,保持身体直立,然后逐渐尝试无平行杠支撑的站立。在站立过程中,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可先进行短时间的站立,然后逐渐延长站立时间。站立平衡训练对于恢复患者的行走能力至关重要,能够增强下肢的稳定性和平衡感。
考虑因素:对于老年患者,站立时要注意防止低血压的发生,因为突然站立可能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出现头晕等症状。可以先让患者在坐位时稍作停留,再缓慢站立。同时,要根据患者的下肢力量情况调整训练强度,如果患者下肢力量较弱,可先进行辅助站立训练,如借助拐杖等辅助器具。
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1.穿衣训练
适用人群:教导患者进行穿衣训练,从简单的衣物开始,如开衫的上衣。先让患者学习如何将手臂伸进衣袖,然后扣好纽扣等。对于纽扣扣合困难的患者,可以使用带拉链的衣物。穿衣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让患者能够更好地回归家庭生活。
考虑因素: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适合儿童体型的衣物,并且采用更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穿衣指导,比如用游戏化的方式让儿童参与穿衣过程。对于残疾程度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特殊的穿衣辅助器具,如穿衣板等,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并教导患者或家属正确使用方法。
2.进食训练
适用人群:对于存在吞咽障碍等问题的脑血栓后遗症患者,进行进食训练。先从流质饮食开始,教导患者正确的进食姿势,如端坐位,头部稍微前屈,将食物送入口中后,要充分咀嚼后再吞咽。对于吞咽困难较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特殊的进食器具,如倾斜的勺子等。进食训练能够保障患者的营养摄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考虑因素:对于有吞咽障碍的患者,要密切观察进食过程中的情况,防止发生呛咳。如果患者呛咳频繁,应暂停进食,并及时就医。同时,要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调整饮食的种类和质地,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