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是皮肤病变统称,形态多样,病因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皮炎是皮肤炎症反应,分多种类型,病因各异。两者临床表现有别,诊断时皮疹要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皮炎要追查病因、鉴别诊断。治疗上感染性皮疹对症或用相应药物,非感染性皮疹避过敏原等,皮炎各类型也有不同治疗方式,且不同年龄人群在各方面表现和处理有差异。
一、定义与概念
皮疹:是皮肤病变的统称,表现为皮肤颜色改变、形态异常的损害,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形态多样,包括红斑、丘疹、水疱、斑疹等。例如病毒性皮疹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水痘,皮肤会出现斑疹、丘疹、水疱等多种皮疹表现。
皮炎:是指由各种内、外部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性反应,通常有特定的病因或诱因,如接触过敏原(接触性皮炎)、遗传因素(特应性皮炎)、环境因素等,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瘙痒等,且常有边界相对清楚的特点。例如接触性皮炎,多有明确的接触史,接触部位出现炎症反应。
二、病因方面的区别
皮疹
感染性因素: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引起麻疹,出现红色斑丘疹;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导致脓疱疮,表现为脓疱样皮疹;真菌感染如皮肤癣菌感染引起体癣,出现环状红斑丘疹等皮疹表现。不同年龄人群感染性皮疹的发生情况不同,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发生病毒感染相关皮疹,如幼儿急疹多见于婴幼儿。
非感染性因素:过敏反应可引起皮疹,如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不同性别对某些过敏原的易感性可能有差异,女性可能更易对某些化妆品等接触性过敏原产生过敏皮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出现面部蝶形红斑等皮疹表现,这类疾病在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但有一定的好发人群特点。
皮炎
接触性皮炎:病因主要是接触外界物质,如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染发剂、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植物(漆树等)等,不同年龄人群接触不同物质的概率不同,儿童可能因接触玩具上的某些化学涂层等引起接触性皮炎;不同性别接触的常见物质有所差异,女性接触化妆品等的机会相对较多。
特应性皮炎: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家族中有过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在儿童期发病较为常见,婴儿期可能表现为面部、头皮等部位的红斑、丘疹、渗出等表现,随着年龄增长,皮疹表现会有所变化。
脂溢性皮炎:可能与皮脂腺分泌旺盛、马拉色菌感染等有关,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皮、面部等,成年人较为常见,但不同年龄阶段均可发病,男性相对女性可能更易患脂溢性皮炎。
三、临床表现方面的区别
皮疹
形态多样性:可以表现为单一形态,也可多种形态并存,如多形红斑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多种形态皮疹,且皮疹分布可泛发或局限,泛发时可累及全身大部分皮肤。
与病因的相关性:不同病因引起的皮疹有一定的特征性,如风疹病毒引起的风疹,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先见于面部,然后迅速蔓延至全身,1-2天内消退,不留色素沉着。不同年龄人群皮疹表现可能有差异,老年人由于皮肤老化,皮疹恢复相对较慢,且可能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影响皮疹的表现。
皮炎
边界情况:接触性皮炎的皮疹边界相对较清楚,与接触部位一致,例如接触金属表带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皮疹局限在手腕接触表带的部位;而一些非接触性因素引起的皮疹边界可能不太清晰。
瘙痒程度:多数皮炎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特应性皮炎患者瘙痒往往较为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儿童患者,剧烈瘙痒可能导致搔抓,进而引起皮肤破损、继发感染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对瘙痒的耐受和表现不同,儿童可能更难以控制搔抓行为。
特定部位表现:脂溢性皮炎好发于头皮、眉弓、鼻唇沟等皮脂腺丰富部位,头皮脂溢性皮炎表现为头皮油腻、脱屑,严重时可出现黄色油腻性痂皮;面部脂溢性皮炎表现为面部淡红色斑片,附有细薄鳞屑。
四、诊断方面的区别
皮疹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经过,包括皮疹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有无诱因(如是否接触过特殊物质、有无感染史等),不同年龄患者病史采集的侧重点不同,儿童患者可能需要询问家长关于患儿接触史、既往过敏史等情况;成人则重点询问自身的生活习惯、用药史等。
体格检查:观察皮疹的形态、颜色、分布部位等,例如怀疑银屑病时,会观察皮疹是否为红色斑块,上覆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等特征性表现,不同年龄银屑病患者皮疹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银屑病相对成人可能症状较轻。
实验室检查:根据情况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如感染性皮疹可能需要进行病原体检测,如病毒学检查、细菌培养等;自身免疫性皮疹可能需要检测自身抗体等,不同实验室检查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操作和解读需考虑其生理特点,儿童进行一些有创检查时需更加谨慎。
皮炎
病因追查:接触性皮炎需要仔细追查接触史,明确接触的过敏原或刺激物;特应性皮炎需要询问家族过敏史等遗传相关因素;脂溢性皮炎需要了解患者的皮脂腺分泌情况、马拉色菌检测等,在追查病因时,对于儿童患者要考虑其生活环境中的接触因素,如儿童玩具、衣物材质等。
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类似皮疹的疾病进行鉴别,如接触性皮炎需与湿疹鉴别,湿疹的病因相对不那么明确,皮疹多形性,边界不清等,通过详细的病史、皮疹特点等进行鉴别,不同年龄阶段的湿疹和皮炎鉴别时要考虑其发育特点对皮疹表现的影响。
五、治疗方面的区别(仅提及疾病名称,不涉及具体用药指导)
皮疹
感染性皮疹:病毒感染性皮疹如麻疹,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注意休息、隔离等;细菌感染性皮疹如脓疱疮,需要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相关治疗(仅提及疾病,不涉及具体用药);真菌感染性皮疹如体癣,使用抗真菌药物相关治疗(仅提及疾病),不同年龄患者的治疗需考虑其身体状况和药物耐受性,儿童使用抗真菌药物时要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
非感染性皮疹:过敏引起的皮疹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进行抗过敏治疗相关处理;自身免疫性皮疹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根据病情进行免疫抑制等治疗相关处理,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不同年龄患者的生长发育等情况,如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治疗要考虑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皮炎
接触性皮炎:首先要去除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然后进行抗炎、止痒等治疗相关处理;特应性皮炎需要保湿、抗炎、止痒等综合治疗,保湿对于各年龄患者都很重要,儿童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较差,更需要加强保湿护理;脂溢性皮炎需要控油、抗真菌、抗炎等治疗相关处理,不同年龄患者的脂溢性皮炎治疗侧重点略有不同,老年人脂溢性皮炎可能合并其他皮肤问题,治疗时需综合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