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手术前需全面评估与检查身体状况(包括心肺功能、凝血功能等)及静脉曲张情况(超声、静脉造影等);调整生活方式,控制盐分摄入、增加蔬果摄入,适度运动、休息时抬高下肢;做好皮肤准备,保持清洁、避免损伤;特殊人群如老年、妊娠期女性、儿童有不同注意事项,老年需多学科评估和术后密切观察,妊娠期女性权衡手术利弊,儿童非手术优先且方案个体化。
一、术前评估与检查方面
1.身体状况评估
一般健康状况:医生会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基本健康情况,例如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了解心脏电活动情况,通过胸部X光或肺功能测试来评估肺部功能,因为静脉曲张手术虽多为局部手术,但心肺功能不佳可能影响手术耐受性。对于老年患者,更要严格评估心肺功能,因为老年人基础疾病相对较多,心肺功能可能有所下降;年轻患者若有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需评估肺部功能,吸烟会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气道反应性增高等,影响手术及术后恢复。
凝血功能检查:要进行凝血功能相关检查,如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以了解患者凝血状态。因为手术过程中存在出血风险,异常的凝血功能可能增加术中、术后出血的可能性。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患者,如患有血友病等遗传性凝血疾病,需要提前与血液科等多学科协作制定手术方案;对于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要根据药物种类和剂量评估停药或调整用药的时间,以避免手术中出血不止。
2.静脉曲张相关检查
超声检查:通常会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明确静脉曲张的程度、范围,以及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等情况。超声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静脉血管的结构、血流情况等。对于肥胖患者,超声检查可能需要更仔细操作以获取准确信息;对于有过下肢外伤史或曾有深静脉血栓病史的患者,超声检查对于明确当前静脉状况尤为重要,能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适合手术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静脉造影检查:必要时可能会进行静脉造影检查,这对于了解深静脉是否通畅等情况有重要价值。静脉造影可以更直观地显示静脉系统的形态,但相对超声检查有一定侵入性。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造影剂可能需要特别注意,要评估肾功能情况并考虑是否选择其他检查替代或采取相应的水化等措施来减少造影剂对肾功能的影响。
二、生活方式调整方面
1.饮食调整
控制盐分摄入:术前应适当控制盐分摄入,减少钠的摄取有助于减轻下肢水肿。因为高盐饮食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加重下肢静脉回流障碍,使静脉曲张相关的水肿情况更严重。一般建议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6克。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控制盐分摄入更是既有利于血压控制,也有助于减轻下肢水肿,改善静脉曲张相关症状。
增加蔬果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摄入。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等有助于维持血管壁的弹性等,膳食纤维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而增加腹压,进而加重下肢静脉回流负担。例如每日应摄入500克左右的蔬菜和200克左右的水果。对于老年人,牙齿咀嚼功能可能下降,可将蔬菜水果制作成合适的质地,如榨汁等,以保证摄入;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蔬菜水果的糖分含量,选择合适的种类和摄入量。
2.活动与休息
适度运动:术前可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散步等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对静脉曲张患者有益。一般建议每日散步30分钟左右,分几次进行。对于肥胖患者,适度运动可以减轻体重,降低下肢静脉的压力;对于长时间伏案工作的患者,要注意定时起身活动下肢,避免下肢长时间处于下垂且静止的状态。
休息时抬高下肢:休息时尽量抬高下肢,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可以在脚下垫一个枕头等。休息时抬高下肢对于缓解静脉曲张引起的下肢肿胀等症状有帮助。对于老年人,休息时抬高下肢要注意枕头高度合适,避免颈部不适等情况;对于下肢有溃疡等并发症的患者,抬高下肢的姿势要根据创面情况进行调整,以利于创面愈合。
三、皮肤准备方面
1.保持皮肤清洁
手术区域皮肤清洁:术前要保持手术区域皮肤清洁,通常会建议患者在术前1-2天对手术部位进行清洗,如使用温和的沐浴露等清洁手术区域皮肤,但要注意避免损伤皮肤。清洁皮肤可以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对于皮肤有破损、湿疹等情况的患者,要提前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可能需要先治疗皮肤病变,待皮肤状况改善后再安排手术;对于糖尿病患者,皮肤清洁时要注意避免烫伤等,因为糖尿病患者皮肤感觉可能减退,更容易受伤。
2.避免皮肤损伤
防止蚊虫叮咬等:要注意避免手术区域皮肤受到损伤,如防止蚊虫叮咬、避免搔抓等。皮肤损伤可能增加手术感染的几率。对于儿童患者,由于皮肤较为娇嫩,要特别注意看护,防止其搔抓手术区域皮肤;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要注意周围环境,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导致皮肤损伤的物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方面
1.老年患者
多学科评估: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术前需要进行多学科评估,全面了解各脏器功能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例如对于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要评估心脏供血情况,确保手术在心脏能耐受的情况下进行;对于糖尿病老年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处于相对稳定且合适的范围,以降低手术感染等风险。
术后密切观察:术后老年患者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手术部位情况等,因为老年人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并发症发生风险可能较高。要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红肿等情况,以及下肢肿胀等情况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2.妊娠期女性
权衡手术利弊:妊娠期女性患静脉曲张时,术前要谨慎权衡手术利弊。因为手术可能需要使用一些药物等,对胎儿有一定影响。一般优先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如穿戴弹力袜等。如果必须手术,要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时机和方式,并且要在妇产科等多学科协作下进行。要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对胎儿的潜在影响。
产后再评估:妊娠期女性术后要注意产后的再评估,因为产后身体状况会发生变化,静脉曲张可能会有新的变化情况,需要根据产后的具体情况决定后续的治疗方案等。
3.儿童患者
非手术优先原则:儿童静脉曲张相对较少见,若需手术,要遵循非手术优先原则。首先考虑保守治疗方法,如穿戴合适的弹力绷带等。因为儿童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只有在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严重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等情况下才考虑手术。
手术方案个体化:儿童患者的手术方案要高度个体化,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身体特点和生长发育需求。手术操作要更加精细,术后护理要特别关注儿童的心理和生理恢复情况,如要注意切口的护理,避免儿童搔抓等导致切口感染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