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并非一定会癌变。

肠息肉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前者如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癌变风险极低,通常不足1%;后者如腺瘤性息肉,是明确的癌前病变,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高,可达30%-50%,管状腺瘤癌变率约5%-20%,混合型腺瘤介于两者之间。
息肉大小、数量及病理分级是评估癌变风险的关键指标。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癌变率约1%,而大于2厘米的息肉癌变风险可升至50%;多发性息肉患者癌变时间可能提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若未及时干预,二三十岁即可发生癌变;病理显示高度异型增生的息肉癌变风险显著高于低级别病变。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5-10年进行肠镜筛查,腺瘤性息肉切除后需每1-3年复查;保持高纤维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可减少息肉发生;若出现便血、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