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的危害程度与息肉类型、大小、数量及是否癌变相关,多数良性小息肉危害较小,但如果长期不处理,部分类型息肉可能癌变,危害较大。

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按病理类型可分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等。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多为良性,直径通常小于1厘米,生长缓慢,一般不会癌变,患者多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定期复查即可,危害较小。
而腺瘤性息肉属于癌前病变,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直径超过2厘米、绒毛成分多的腺瘤,癌变风险会显著升高,从腺瘤发展为直肠癌通常需要5-10年。
此外,较大的直肠息肉可能因摩擦导致出血,长期慢性出血可能引起贫血;部分息肉可能堵塞肠腔,导致排便困难。
因此,发现直肠息肉后,需明确病理类型,对于腺瘤性息肉或较大、有症状的息肉,应及时摘除,降低癌变风险,避免严重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