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提示机体曾接触或感染过肺炎支原体,需结合抗体类型、滴度及临床症状判断是否为现症感染。

抗肺炎支原体抗体分为IgM和IgG两种类型,临床意义不同。如果为IgM抗体阳性,多提示近期感染,因为IgM抗体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1-2周开始出现,3-4周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通常伴随咳嗽、低热、乏力、咽痛等症状,此时需结合胸片、血常规等检查,如果明确存在肺部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治疗。
如果为IgG抗体阳性,多表示既往感染,即机体曾感染过肺炎支原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后长期留存于体内,此时如果患者无明显呼吸道症状,一般无需治疗,仅说明曾有过感染史。
此外,抗体滴度也有参考价值,如果滴度明显升高(如≥1:160),且伴随IgM阳性,现症感染的可能性更高;如果滴度较低且无临床症状,可能为既往感染的遗留抗体。需注意,抗体检测结果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避免仅凭阳性结果过度治疗或漏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