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的危害包括出血、肠道梗阻、肠套叠、恶变风险等。

1.出血
结肠息肉表面的黏膜较脆弱,在受到粪便摩擦或刺激时,容易发生破损出血。少量出血时,血液可与粪便混合,使粪便隐血试验呈阳性;出血量较多时,可出现肉眼可见的便血,颜色可为鲜红或暗红。长期慢性出血可能导致患者贫血,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
2.肠道梗阻
较大的结肠息肉可能阻塞肠腔,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引起肠道梗阻。患者会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肠道梗阻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3.肠套叠
部分结肠息肉可作为肠套叠的起始点,使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套叠多见于儿童,但成人也可发生。患者会出现突发的剧烈腹痛、呕吐、血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肠坏死。
4.恶变风险
结肠息肉有一定的恶变几率,尤其是腺瘤性息肉。随着息肉的增大、存在时间的延长以及病理类型的不同,恶变的可能性也会增加。绒毛状腺瘤的恶变率相对较高,管状腺瘤的恶变率相对较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的结肠内会出现大量腺瘤性息肉,若不及时治疗,会发生癌变。恶变后的结肠癌会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发生远处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