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靶向治疗期间出现皮疹通常可以采取皮肤基础护理、避免刺激因素、局部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控制、调整治疗方案等措施进行处理。
1、皮肤基础护理
每日使用温和无刺激的保湿霜涂抹皮疹区域,保持皮肤湿润;清洗时选择pH值5.5左右的弱酸性沐浴露,水温控制在37℃以下,避免用力揉搓;外出时穿戴宽檐帽、防晒口罩,减少紫外线刺激。
2、避免刺激因素
穿着宽松纯棉衣物,减少衣物摩擦;暂停使用含果酸、水杨酸的护肤品,避免接触羊毛织物、宠物毛发等致敏原;保持居住环境湿度在40%-60%,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减少灰尘堆积。
3、局部药物治疗
轻度皮疹可外用氢化可的松软膏、他克莫司软膏;合并感染时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皮肤皲裂处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创面;眼周皮疹需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等专用制剂。
4、口服药物控制
瘙痒明显时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严重过敏反应需短期口服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合并疱疹病毒感染时使用阿昔洛韦片进行抗病毒治疗,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及电解质水平。
5、调整治疗方案
3级以上皮疹需联系肿瘤科医生评估是否暂停西妥昔单抗、尼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考虑降低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部分患者可更换为帕尼单抗等其他靶向药物;调整后需密切观察皮疹变化及肿瘤控制效果。
若皮疹面积超过体表30%、出现脓疱、发热或疼痛加剧,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