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自身免疫力下降、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等因素均可引发感染。

一.概念
病毒性感冒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咳嗽、流涕、打喷嚏、咽痛、发热等。相较于细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等途径传播。
二.原因
1.自身免疫力下降
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例如,过度劳累会使身体的各项机能得不到充分休息,免疫系统功能减弱;营养不良会导致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物质,影响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睡眠不足会干扰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免疫系统的调节;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会使机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削弱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
2.环境因素
寒冷、潮湿的环境会使呼吸道黏膜的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影响黏膜的防御功能。拥挤、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商场、学校教室、公交车等,病毒容易在空气中积聚,增加感染的机会。
3.年龄因素
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感染病毒性感冒。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免疫系统功能也会下降,对病毒的抵抗力减弱,因此也属于易感人群。
4.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酗酒会影响肝脏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干扰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调节。缺乏运动则会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减缓,免疫力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