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哮喘和小儿肺炎在定义、病因、症状、诊断等方面有区别。
1、定义
小儿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为气道高反应性,会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常伴有气道重塑。小儿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过敏等)所致的肺部炎症,主要累及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
2、病因
小儿哮喘病因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遗传方面,若家族中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病史,孩子患哮喘的几率会增加。环境因素包括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运动、气候变化等。小儿肺炎常见的病因是病原体感染,如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支原体等。此外,小儿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等也会增加肺炎的发病风险。
3、症状
小儿哮喘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部分患儿仅表现为反复咳嗽,尤其是在运动、接触过敏原或冷空气后咳嗽加重。小儿肺炎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发热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热,也可为弛张热或稽留热。咳嗽较频繁,早期为刺激性干咳,以后有痰。气促多在发热、咳嗽后出现。重症肺炎还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精神萎靡、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等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
4、诊断
对于反复喘息发作的患儿,若有典型的哮喘症状,如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且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哮鸣音,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症状缓解,结合肺功能检查显示气道阻塞可逆性改变,可诊断为哮喘。小儿肺炎根据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肺部听诊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结合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部有斑片状阴影,一般可作出诊断。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或诊断困难的患儿,还可进行病原学检查,如痰培养、血培养、病毒抗原检测等,以明确病原体。
小儿哮喘治疗原则为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急性发作期主要是快速缓解症状,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缓解期则以控制症状、预防复发为主,常用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等。同时,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和诱发因素,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小儿肺炎治疗主要是抗感染和对症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性肺炎可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病毒性肺炎可选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奥司他韦)。对症治疗包括退热、止咳、祛痰、平喘等。若患儿有缺氧表现,还需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