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过敏需明确过敏原并避免接触相关食物,选择合适替代食物,注意饮食卫生与烹饪方式,关注食物添加顺序与量,婴儿母乳喂养时乳母需注意饮食,辅食制作要精细。
一、明确过敏原并避免接触相关食物
1.准确确定过敏原:宝宝过敏时首先要通过过敏原检测等方法明确具体的过敏原,常见的儿童过敏原包括牛奶蛋白、鸡蛋、花生、坚果、海鲜类(如虾、蟹等)、小麦等。例如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来确定宝宝对哪些食物过敏。
以牛奶蛋白过敏为例,部分宝宝在摄入牛奶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过敏症状,通过相关检测可明确。
2.严格避免接触过敏原食物:一旦确定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就应严格避免让宝宝食用该食物以及含有该食物成分的食品。比如对鸡蛋过敏,就不能给宝宝吃鸡蛋、蛋炒饭、蛋羹等各种含鸡蛋的食物。
二、选择合适的替代食物
1.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替代选择:对于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儿,可以选择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是将牛奶蛋白通过特殊工艺水解成短肽链及氨基酸,大大降低了致敏性;氨基酸配方奶粉则是直接将牛奶蛋白分解为游离氨基酸,不含肽链,过敏风险更低。
研究表明,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能有效缓解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过敏症状,且大多数宝宝可以很好地耐受。
2.其他食物过敏的替代:如果宝宝对小麦过敏,可选择大米、玉米等作为主食;对海鲜过敏,可选择猪肉、牛肉、鸡肉等肉类作为优质蛋白质来源。
三、注意饮食的卫生与烹饪方式
1.保证饮食卫生:宝宝的食物要保证新鲜、干净,避免食用变质、受污染的食物。例如制作辅食的食材要新鲜购买,妥善保存,烹饪前要清洗干净。
因为宝宝过敏时免疫系统较为敏感,不卫生的食物可能会加重过敏反应或引起其他胃肠道不适。
2.采用合适的烹饪方式:烹饪宝宝的食物时尽量采用清淡的方式,如蒸煮,避免油炸、油煎等油腻、刺激性强的烹饪方式。这样可以减少食物对宝宝胃肠道的刺激,同时也能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
比如给宝宝做蔬菜泥时采用蒸煮的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蔬菜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且易于宝宝消化吸收。
四、关注食物的添加顺序与量
1.辅食添加顺序:宝宝添加辅食时要遵循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在添加新的食物时,要密切观察宝宝是否出现过敏反应。例如添加新的水果,第一次只给宝宝吃少量,观察1-2天,若没有过敏症状再逐渐增加量和尝试其他新食物。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宝宝对新食物是否过敏,一旦出现过敏能快速确定是哪种食物引起的。
2.控制食物摄入量:即使是不过敏的食物,也要控制宝宝的摄入量,避免过度进食导致胃肠道负担过重。例如宝宝对某种蔬菜不过敏,但也不能一次性给宝宝吃过多该蔬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等问题。
五、特殊人群(婴儿)的特别注意事项
1.婴儿母乳喂养的特殊情况:对于母乳喂养的过敏宝宝,乳母的饮食也需要注意。乳母要避免食用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宝宝的过敏原食物,如前面提到的牛奶、鸡蛋、海鲜等。
因为宝宝通过母乳摄入了乳母食用的食物成分,所以乳母的饮食会间接影响宝宝的过敏情况。例如乳母吃了海鲜,宝宝可能会通过母乳接触到海鲜成分而出现过敏反应。
2.婴儿辅食制作的精细要求:婴儿的辅食要制作得非常精细,便于宝宝消化吸收。比如将食物打成细腻的泥状或糊状,避免给婴儿吃颗粒过大、难以咀嚼消化的食物,防止刺激宝宝的胃肠道,引发不适。
婴儿的胃肠道发育还不完善,精细的辅食有助于宝宝更好地消化和吸收营养,同时也降低了因食物不易消化而可能引发过敏相关胃肠道症状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