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与滑膜囊肿在定义、病理结构、好发部位、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和治疗原则上有区别。腱鞘囊肿是关节部腱鞘内囊性肿物,囊壁为致密纤维结缔组织,好发于手部腕背侧等,表现为局部肿块,影像学有相应表现,治疗有自行消退、挤压、穿刺注药或手术等;滑膜囊肿是滑膜异常增生囊性病变,囊壁主要由滑膜组织构成,可发生在关节周围任何部位,表现为关节周围囊性肿块等,影像学有不同表现,治疗根据情况随访或手术等。
一、定义与来源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是由于关节囊、韧带、腱鞘中的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其内含无色透明或橙色、淡黄色的浓稠黏液,多发于腕背和足背部。
滑膜囊肿:是滑膜异常增生形成的囊性病变,通常与关节腔或滑膜囊相通,可发生在关节周围的任何部位,由滑膜组织突出形成囊袋,内含滑液样物质。
二、病理结构
腱鞘囊肿:囊壁为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囊内为黏稠的胶冻样物质,囊与腱鞘密切相关,可起源于腱鞘的滑膜层。
滑膜囊肿:囊壁主要由滑膜组织构成,内衬滑膜细胞,囊内充满滑膜分泌的滑液,与关节腔或周围滑膜囊的结构相通性更为常见。
三、好发部位
腱鞘囊肿:常见于手部腕背侧、掌侧屈肌腱及足背等部位,尤其是腕关节背侧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女性发病率相对略高,可能与手部活动较多等生活方式有关,长期重复性手部动作的人群易患。
滑膜囊肿:可发生在膝关节、髋关节、肩关节等大关节周围,也可见于小关节,不同关节的滑膜囊肿好发情况与该关节的活动度及解剖结构有关,并无明显的性别绝对差异,但不同关节的发病情况受相应关节使用频率等生活方式影响。
四、临床表现
腱鞘囊肿:一般表现为局部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的可如核桃,表面光滑,质地较硬,有弹性,多无明显疼痛或仅有轻度酸痛,当囊肿压迫周围神经时可出现疼痛、麻木等症状,生长缓慢。
滑膜囊肿:在关节周围可触及囊性肿块,大小差异较大,若囊肿较大可引起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其症状与囊肿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及是否合并炎症等有关,不同关节的滑膜囊肿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等表现因关节功能不同而有差异,例如膝关节滑膜囊肿可影响膝关节屈伸活动。
五、影像学表现
腱鞘囊肿:超声检查可见边界清晰的无回声或低回声区,形态规则,与腱鞘关系密切;X线检查一般无骨质改变,但可用于排除骨骼病变;磁共振成像(MRI)可见囊性病变,囊壁及内容物信号根据囊内成分不同有相应表现。
滑膜囊肿:超声检查可显示与关节腔相通的囊性结构,内为无回声区;X线检查对滑膜囊肿本身显示不佳,但可观察周围骨质情况;MRI检查能清晰显示滑膜囊肿与关节腔的关系,囊壁滑膜组织的情况等,有助于明确诊断及与其他病变鉴别。
六、治疗原则
腱鞘囊肿:部分较小的腱鞘囊肿可自行消退,可通过挤压使其破裂吸收,也可采用穿刺抽吸后注入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方法,但有复发可能;对于反复发作或较大影响功能的腱鞘囊肿可考虑手术切除。不同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考虑患者年龄、囊肿大小、症状严重程度及生活方式等因素,例如年轻患者、囊肿较小且无症状者可先观察,而对于因工作等生活方式需要手部活动较多且囊肿较大影响功能的患者可能更倾向于手术治疗。
滑膜囊肿:较小无症状的滑膜囊肿可随访观察;若囊肿较大或引起明显症状,可考虑关节镜下手术切除等治疗方式,治疗决策同样要综合患者年龄、关节功能需求、症状严重程度等,比如儿童患者若出现滑膜囊肿,需谨慎选择治疗方式,优先考虑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方法,而成年人根据其关节活动对生活的影响来决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