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可通过药物、物理、康复锻炼、手术等治疗,儿童、老年人、女性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药物治疗用非甾体抗炎药需注意不良反应,物理治疗有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等,康复锻炼包括钟摆、爬墙、绕环运动,严重者可手术,特殊人群治疗锻炼各有要求。
一、药物治疗
若肩周炎疼痛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这类药物能起到抗炎、止痛的作用,缓解肩周炎带来的疼痛症状,但需注意药物可能存在的胃肠道等方面的不良反应,不同年龄、健康状况的人群使用需谨慎,比如有胃溃疡病史的人群使用可能会加重病情。
二、物理治疗
1.热敷
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热敷温度和时间需适当调整。例如,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热敷温度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40-50℃,时间15-20分钟左右;年轻人可稍高一些,但也不宜超过55℃,时间可在20-30分钟。热敷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等。
2.超短波治疗
利用超短波的电磁能量作用于肩部病变部位,能够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它适用于多种年龄段的肩周炎患者,但对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等)的人群则不适用,需要提前告知医生自身身体情况。
3.红外线照射
通过红外线的热效应,深入组织内部,加速组织的新陈代谢,缓解肩周炎的症状。不同年龄人群照射距离和时间有所不同,一般距离皮肤30-50厘米,每次照射15-20分钟,儿童皮肤娇嫩,照射距离可适当远一些,时间相应缩短。
三、康复锻炼
1.钟摆运动
患者弯腰垂臂,患肢做前后、左右摆动,以及画圈运动,幅度由小到大。这种运动可以逐渐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不同年龄的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摆动幅度和速度。例如,儿童进行钟摆运动时幅度不宜过大,速度要缓慢;成年人可适当加大幅度和速度,但也应在自身可承受范围内。
2.爬墙运动
面对墙壁站立,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然后再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进行。对于肩周炎较严重的患者,开始时可能爬墙高度较低,随着病情缓解逐渐增加高度。不同年龄人群的爬墙高度应逐步增加,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肩部损伤。
3.肩部绕环运动
以肩关节为中心,患肢做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绕环运动,范围由小到大。老年人进行肩部绕环运动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因肩关节退变严重而导致损伤;年轻人可适当加大绕环幅度,但也要循序渐进。
四、手术治疗
如果肩周炎非常严重,经过长时间的保守治疗无效,且肩关节功能严重受限,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镜下肩关节松解术等。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手术风险和预后也有所不同,例如年轻患者术后恢复可能相对较快,而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恢复时间可能较长且风险相对较高。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患肩周炎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康复锻炼需在家长或医生的监督下进行,避免过度锻炼导致肩部损伤。因为儿童肩部骨骼、肌肉等还处于发育阶段,要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和强度。
2.老年人
老年人肩周炎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理治疗时要更加关注皮肤耐受情况等。康复锻炼要更加温和、缓慢,避免因锻炼不当引起跌倒等意外情况。
3.女性
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状态有所不同。药物使用需谨慎,物理治疗时温度等要适当调整,康复锻炼也要根据自身身体感受及时调整强度,避免在身体相对虚弱时过度治疗加重肩部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