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狭窄性腱鞘炎手术有掌指关节掌侧切口和腕部切口等类型,切口选择依据病变部位和患者个体差异,术后需观察切口并注意愈合相关事项,包括儿童和老年等不同患者的特殊护理及有基础病史患者的特殊要求。
一、常见狭窄性腱鞘炎手术切口类型
1.掌指关节掌侧切口
适用情况:常用于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特别是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弹响指)。此部位的解剖结构相对表浅,能够直接暴露狭窄的肌腱和腱鞘部位。从掌指关节掌侧横纹处做一弧形或纵行小切口,长度一般在1-2厘米左右。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手部解剖结构相对稚嫩,切口长度需根据具体病情适当调整,要尽量减小创伤。对于女性患者,弧形切口可能更符合美观需求,而对于从事体力劳动的患者,纵行切口在术后早期的活动影响相对较小,但需注意术后的保护。
操作要点: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后,小心分离,暴露腱鞘,可见腱鞘增厚、狭窄,将狭窄的腱鞘切开或部分切除,解除对肌腱的卡压。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损伤肌腱和神经血管,对于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的患者,术后需加强切口护理,因为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差,要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感染等情况。
2.腕部切口
适用情况:当腕部屈肌腱出现狭窄性腱鞘炎时,可采用腕部切口。例如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通常在桡骨茎突尺侧做一纵行切口,长度约1-1.5厘米。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皮肤弹性较差,切口的设计要考虑到术后的缝合和愈合情况,可能需要更精细的操作。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手术过程中要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因为手术刺激可能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影响。
二、手术切口的选择依据
1.病变部位
根据狭窄性腱鞘炎病变发生的具体部位来选择切口。如果病变在掌指关节掌侧,就选择掌指关节掌侧切口;若病变在腕部,则选择腕部相应部位的切口。这是最基本的选择原则,因为切口需要直接到达病变的腱鞘部位,以进行有效的减压操作。对于儿童患者,除了考虑病变部位外,还需充分考虑其手部的生长发育,切口的选择要尽量减少对未来手部功能和外观的影响。
2.患者个体差异
年龄:儿童患者的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解剖结构精细,切口要更小且操作要更轻柔。老年患者皮肤松弛、愈合能力下降,切口选择要考虑到缝合的便利性和术后愈合情况。例如儿童弹响指,切口更倾向于微小切口,以减少对儿童手部发育的影响。
性别:女性患者可能更关注切口的美观,所以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可选择相对隐蔽或弧形的切口设计。而男性患者如果从事重体力劳动,可能需要选择对术后早期活动影响较小的切口类型。
病史: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切口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抗感染和切口观察,因为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手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手术应激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三、手术切口的术后护理相关
1.切口观察
无论是哪种手术切口,术后都要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包括切口有无红肿、渗血、渗液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更需要医护人员仔细观察切口周围皮肤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如红肿范围扩大、渗液增多等,要及时处理。对于老年患者,也要定期查看切口,因为其愈合相对缓慢,发生感染等情况的时间可能较长。
2.切口愈合注意事项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对于儿童患者,要避免其搔抓切口部位,防止切口污染。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以促进切口愈合。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均衡,对于儿童患者,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摄入有助于切口愈合;对于老年患者,也需注意营养支持,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利于切口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