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有隐痛、胀痛等且无明显规律;消化不良相关的饱胀感(不同年龄表现不同)、嗳气(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反酸(不同人群情况有别)、烧心(进食后或服药等情况可能加重);恶心(不同人群表现不同)、呕吐(严重时含少量血液,老年和婴幼儿需关注相关并发症);还有黑便(病情严重时出现,不同人群出血情况影响不同)以及贫血相关表现(长期慢性出血可致,不同人群影响各异)。
消化不良相关症状
饱胀感:患者会有早饱的感觉,即进食少量食物就觉得胃部饱胀,不想再继续进食。这是因为胃黏膜糜烂影响了胃的正常消化功能,食物在胃内排空延迟。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明显下降,家长能观察到孩子进食量较以往减少;老年患者可能同时伴有便秘等情况,进一步加重消化不良的表现。
嗳气:频繁嗳气也是常见症状之一,患者会不自觉地从口腔排出气体。嗳气的发生与胃内气体积聚有关,胃黏膜糜烂导致胃的蠕动和排空功能紊乱,使得气体在胃内滞留,从而引起嗳气。女性患者在生理期前后可能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可能会加重;而有长期吸烟、饮酒史的患者,嗳气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因为烟酒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黏膜的糜烂程度,影响胃的正常功能。
反酸、烧心
反酸:胃酸反流至食管,患者会感觉口腔中有酸味。这是由于糜烂性胃炎导致胃酸分泌过多,且贲门括约肌功能可能受到影响,不能有效阻止胃酸反流。青少年患者如果学习压力大、经常熬夜,可能会加重反酸症状,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影响胃肠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胃酸的分泌和胃的运动功能;成年女性在怀孕中后期,由于子宫增大压迫胃部,也容易出现反酸情况。
烧心:胸骨后有灼热感,是因为胃酸刺激食管黏膜引起的。烧心症状在进食后可能会加重,尤其是进食辛辣、油腻食物后。老年患者如果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服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加重烧心症状,因为部分药物可能对食管黏膜有刺激作用;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可能会影响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导致烧心症状频繁出现。
恶心、呕吐
恶心:患者常有胃部不适,有想要呕吐的感觉。这与胃黏膜糜烂引起的胃功能紊乱有关,胃的敏感性增高,容易受到各种刺激而产生恶心感。儿童患者如果发生糜烂性胃炎,由于其胃肠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恶心症状可能会比较明显,且可能伴有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等表现;妊娠期女性出现糜烂性胃炎时,恶心症状可能会在早晨更为严重,这与孕期激素变化以及胃部受压等因素有关。
呕吐:病情较重时可能出现呕吐,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能含有少量血液。呕吐的发生是因为胃内压力增高,迫使胃内容物排出。对于老年患者,呕吐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需要密切关注;婴幼儿发生糜烂性胃炎出现呕吐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误吸,因为婴幼儿的气道较窄,误吸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问题。
其他症状
黑便:如果糜烂性胃炎导致胃黏膜出血,出血量较少时,血液在肠道内被消化,粪便可呈黑色,即黑便。这种情况多见于病情较为严重的糜烂性胃炎患者。老年人如果本身有动脉硬化等血管性疾病,发生胃出血时可能出血不易自行停止,需要及时就医;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即使糜烂性胃炎出血量少,也可能出现黑便且不易止血,要格外关注其凝血功能情况。
贫血相关表现:长期慢性出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儿童患者出现贫血时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老年患者贫血可能会加重其原有的心脑血管疾病,如导致心慌、气短等症状加重,因为贫血会影响氧气的运输,加重心脏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