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手足口病,需采取个人卫生、环境卫生、疫苗接种及健康监测等措施。个人卫生要养成洗手等习惯并保持个人物品清洁;环境卫生要保持居住环境通风清扫,少去人群密集公共场所;接种EV71疫苗可预防相关感染,儿童和有条件成人可接种;要密切监测儿童和成人健康,儿童重点监测症状,成人留意接触后自身状况。
一、个人卫生措施
1.洗手: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都应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儿童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等需及时洗手,可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洗手时间应不少于20秒,能有效清除手上可能沾染的肠道病毒等病原体。成人也应如此,避免通过手接触口鼻等部位而感染后再传播给儿童等易感人群。
特殊人群如免疫力低下者,更要严格做好洗手等个人卫生,因为其自身抵抗力弱,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而良好的洗手习惯是从源头阻断病原体传播的重要方式。
2.保持个人物品清洁:
儿童的玩具、餐具等要定期清洁消毒。例如儿童的奶瓶、奶嘴每次使用后都要清洗干净,可通过高温煮沸等方式消毒,一般煮沸15-20分钟能有效杀灭常见病原体。对于玩具,可定期用合适的清洁剂擦拭等。成人的个人物品如手机等也应定期清洁,避免成为病原体的携带者。
二、环境卫生措施
1.居住环境清洁:
室内要经常通风换气,每天应开窗通风数次,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这样可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降低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对于有儿童的家庭,保持居住环境的通风尤其重要,因为儿童呼吸频率相对快,且活动范围相对集中在室内,良好的通风能减少室内病毒等病原体的积聚。
定期对居住环境进行清扫,清除灰尘、杂物等,减少病原体的藏匿场所。对于地面、家具表面等可用拖把、抹布进行清洁,可选择合适的清洁剂增强清洁效果。
2.公共场所防护: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儿童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如商场、游乐场等。如果必须前往,要注意观察周围人群的健康状况,避免接触患病儿童。对于成人在公共场所活动时,也应注意与可能患病的人保持一定距离,降低感染风险。
三、疫苗接种
1.EV71疫苗接种:
目前可通过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疫苗来预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该疫苗主要针对5岁以下儿童,因为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人群且感染EV71后发生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接种疫苗是预防特定病原体感染导致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一般婴儿在6月龄开始接种,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对于有家族聚集性手足口病病史或处于手足口病高发地区的儿童,更应及时接种疫苗。
成人如果未接种过相关疫苗且有接触手足口病患儿等风险时,也可考虑接种,但成人感染EV71后发病症状相对儿童可能较轻,但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传播给儿童,所以有条件的成人也可咨询接种医生后考虑接种。
四、健康监测
1.儿童健康监测:
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健康状况,每天观察儿童的口腔、手部、足部等部位是否有皮疹、疱疹等症状,同时注意儿童是否有发热、咳嗽、流涕等不适表现。对于5岁以下儿童,由于是手足口病的重点易感人群,更要加强监测。一旦发现儿童有疑似手足口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避免儿童与其他儿童接触,防止疾病传播。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疾病的儿童,感染手足口病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更高,更要加强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就医。
2.成人健康监测:
成人也应关注自身健康,若接触了手足口病患儿等,要留意自身是否出现发热、皮疹等异常情况。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接触史,同时自我隔离,避免将病原体传播给家中的儿童等易感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