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感冒、支气管发炎咳嗽可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和药物治疗,非药物干预包括保证充足休息、增加水分摄入、保持空气湿润;药物治疗有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口服液、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和抗感染药物(病毒感染轻时一般不用特定药,流感用奥司他韦,细菌感染用头孢克肟等),特殊人群婴幼儿、过敏体质小孩、有基础疾病小孩需特别注意用药及护理。
一、非药物干预措施
1.保证充足休息:小孩患病时身体较为虚弱,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机体恢复。年龄较小的患儿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很重要,例如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22~25℃)、光线柔和等,让小孩能得到良好的休息来对抗疾病。
2.增加水分摄入:多喝水可以湿润呼吸道,帮助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对于能够配合的小孩,鼓励其多喝温开水;如果小孩不喜欢喝白开水,也可以适当喝一些温的果汁等,但要注意控制糖分摄入。一般来说,每天的饮水量要根据小孩的年龄和病情适当调整,年龄较小的患儿可以少量多次饮用。
3.保持空气湿润:干燥的空气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症状。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一般将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较为适宜。但要注意定期清洁加湿器,避免滋生细菌。
二、药物治疗相关(仅列药物名称)
1.止咳祛痰药物
氨溴索口服液:适用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小孩,它能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氨溴特罗口服溶液:由盐酸氨溴索和盐酸克仑特罗组成,其中盐酸氨溴索的作用如上述,盐酸克仑特罗为β受体激动剂,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强纤毛运动、溶解黏液,促进痰液排出。
2.抗感染药物
抗病毒药物: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支气管发炎咳嗽,一般情况较轻时可不使用特定抗病毒药物,依靠小孩自身免疫力抵抗,但如果是流感病毒引起,可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新形成的病毒颗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了流感病毒的播散。
抗菌药物:当明确有细菌感染时,如出现较多黄脓痰、白细胞升高等情况,会使用抗菌药物,如头孢克肟等,头孢克肟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可用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等。但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指导,不能自行滥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婴幼儿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在选择药物时要特别谨慎。例如在使用止咳祛痰药物时,要选择适合婴幼儿剂型的药物,并且在使用前务必咨询医生,因为婴幼儿对药物的代谢、耐受等与成人不同,错误用药可能会对婴幼儿造成严重损害。同时,非药物干预措施在婴幼儿护理中更为重要,如保证休息时要注意观察婴幼儿的睡眠状态,保证其呼吸平稳等;增加水分摄入时要防止婴幼儿呛咳。
2.过敏体质小孩:如果小孩属于过敏体质,在使用药物时要格外留意药物成分。比如使用头孢类抗菌药物时,要询问小孩是否有头孢类药物过敏史;使用一些止咳祛痰药物中的成分时,也要关注小孩是否对其中某些成分过敏。如果发现小孩在用药后出现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等过敏症状,要立即停止用药并及时就医。
3.有基础疾病的小孩:如果小孩本身有哮喘等基础疾病,在出现感冒、支气管发炎咳嗽时,咳嗽可能会诱发哮喘发作。在选择药物时要避免使用可能诱发哮喘的药物,并且要密切观察小孩的呼吸情况等。例如使用某些止咳药物时,要考虑到对呼吸道平滑肌的影响等,一旦发现小孩有哮喘发作倾向,如喘息、气促等,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送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