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及康复治疗,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保守治疗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等情况,方法有八字绷带固定;手术治疗适用于移位明显等情况,方法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康复治疗分保守和手术治疗后不同阶段进行;儿童多保守治疗,成人据情况选治疗方式,特殊病史人群治疗需兼顾相关疾病影响。
一、保守治疗
(一)适应证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锁骨骨折,儿童的青枝骨折等。儿童青枝骨折因骨骼柔韧性较好,多可通过保守治疗恢复。
(二)具体方法
1.八字绷带固定:通过将绷带呈八字形缠绕肩部,利用绷带的张力使骨折端保持相对稳定,限制肩部的活动,促进骨折愈合。一般需要固定3-4周,在固定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和活动情况,避免因固定过紧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二、手术治疗
(一)适应证
1.移位明显的锁骨骨折:如骨折端重叠、成角、短缩移位明显,影响外观及功能恢复的情况。
2.锁骨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手术治疗,解除血管、神经的压迫,同时固定骨折。
3.开放性锁骨骨折:开放性骨折存在感染风险,需要手术清创并固定骨折。
4.锁骨骨折不愈合:经过保守治疗无效,骨折端仍未愈合的情况,需要手术干预。
(二)手术方法
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通过手术切口暴露骨折端,将骨折端准确复位后,采用钢板、克氏针等内固定材料固定骨折端。钢板内固定相对稳定,有利于骨折愈合,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克氏针内固定创伤较小,但稳定性相对稍差,需要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材料。
三、康复治疗
(一)保守治疗康复
1.固定期间:在八字绷带固定期间,要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腕关节的活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一般固定3-4周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拆除固定,开始进行肩部的逐步功能锻炼。
2.拆除固定后:拆除固定后,逐渐进行肩部的外展、前屈、后伸等活动锻炼,可以通过主动锻炼和辅助锻炼相结合的方式,如借助健侧上肢帮助患侧上肢进行活动。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再移位。
(二)手术治疗康复
1.术后早期:术后早期进行手指、腕关节的活动,减少肿胀,促进血液循环。一般术后1-2天即可开始进行手指的屈伸等活动。
2.术后中期:根据骨折愈合情况,一般在术后2-3周开始进行肩部的轻度活动锻炼,如钟摆运动等,逐渐增加肩部活动的范围和力度。
3.术后后期:骨折基本愈合后,加强肩部的力量训练和全方位的活动锻炼,如进行肩部的外展、前屈后伸的抗阻训练等,以恢复肩部的正常功能。
四、不同人群的治疗特点
(一)儿童
儿童锁骨骨折多为青枝骨折或无明显移位的骨折,以保守治疗为主,如八字绷带固定。儿童的骨骼生长潜力大,骨折愈合速度相对较快,但在固定过程中要注意固定的松紧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同时要密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成人
成人锁骨骨折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对于青壮年,若骨折移位明显影响功能,多倾向于手术治疗以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对于老年人,若身体状况较差,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保守治疗可能更适合,但要注意预防长期固定带来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三)特殊病史人群
1.糖尿病患者:锁骨骨折患者若合并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骨折愈合,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同时加强伤口的观察和护理,预防感染。
2.心血管疾病患者:此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手术或保守治疗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手术时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守治疗时要避免过度制动导致心血管负担加重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