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脚扭伤骨折后局部有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部分严重骨折可能出现哭闹不止、轻度发热等全身症状,婴幼儿和大龄儿童有各自特殊情况需家长留意,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带小孩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并治疗。
一、局部症状
1.疼痛
小孩脚扭伤骨折后,受伤部位会立即出现明显疼痛,而且在活动脚部或者按压受伤部位时,疼痛会加剧。这是因为骨折会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感觉。例如,当小孩尝试站立或行走时,由于脚部受力,骨折部位的疼痛会让小孩表现出哭闹、不愿承重等情况。
不同年龄段的小孩对疼痛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婴幼儿可能主要通过哭闹来表达疼痛,而稍大一些的儿童可能会用语言明确表示脚部疼痛。
2.肿胀
受伤部位会很快出现肿胀现象。这是由于骨折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和组织液渗出,引起组织肿胀。一般在受伤后数小时内就可观察到脚部肿胀,肿胀部位皮肤可能会有紧绷感。比如,扭伤骨折的脚会比正常脚看起来更粗、更鼓。
年龄较小的小孩由于组织修复和代偿能力相对较弱,肿胀可能会相对更明显一些。而且如果肿胀持续加重,可能提示骨折部位出血较多或者有其他并发症。
3.畸形
部分骨折可能会出现脚部畸形的情况。例如,骨折端移位明显时,可能会导致脚部的正常形态改变,如脚部出现反常的弯曲、缩短或变长等外观变化。这种情况相对比较明显,但并不是所有骨折都会出现明显畸形,一些裂缝骨折等可能畸形不明显。
对于婴幼儿,由于骨骼柔韧性相对较好,畸形可能不如大龄儿童明显,需要仔细观察脚部的形态变化来判断。
4.活动受限
小孩脚扭伤骨折后,会出现明显的活动受限。正常情况下能够进行的脚部活动,如屈伸、旋转等动作会因为疼痛和骨折部位的不稳定而无法正常完成。比如,小孩无法正常抬起脚、弯曲脚趾或者转动脚踝等。
不同年龄的小孩活动受限的表现也有差异,婴幼儿可能主要是因为疼痛而不愿意活动脚部,大龄儿童则可能明确表示无法完成某些脚部动作。
二、全身症状(部分严重骨折可能出现)
1.哭闹不止
如果小孩脚扭伤骨折疼痛较为剧烈,可能会出现持续哭闹不止的情况。这是因为脚部的疼痛通过神经传导给大脑,引起小孩强烈的不适反应。尤其是婴幼儿,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疼痛,只能通过哭闹来传达身体的不适。
年龄越小的小孩,哭闹可能越难以安抚,需要家长高度重视,及时检查脚部情况。
2.发热(一般为轻度)
骨折部位有出血、炎症反应时,可能会出现轻度发热。这是因为身体对骨折引起的损伤做出的应激反应,局部的炎症介质释放等会引起体温轻度升高,一般体温不会超过38.5℃。但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者体温进一步升高,需要警惕是否有感染等其他并发症。
对于儿童来说,由于自身的免疫调节等功能特点,轻度发热相对较为常见,但也需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其他伴随症状。
三、特殊情况考虑
1.婴幼儿
婴幼儿脚扭伤骨折时,畸形可能不明显,肿胀可能更难早期发现,因为婴幼儿脚部脂肪相对较多。所以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小孩脚部的异常表现,如是否有不愿意活动脚部、脚部外观与正常侧对比是否有细微差异等情况。一旦发现小孩脚部有异常,即使没有明显的畸形、肿胀等,也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漏诊骨折情况。
2.大龄儿童
大龄儿童能够更准确地表达疼痛等不适,但也可能因为害怕就医等原因隐瞒病情。家长需要多关注小孩脚部受伤后的行为表现,如是否出现走路姿势异常、脚部不敢承重等情况,及时带小孩进行相关检查,如X线等,以明确是否有骨折。
总之,小孩脚扭伤后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高度怀疑骨折可能,需及时带小孩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如拍摄X线片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