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炎性病变,病变局限牙髓,有自发性阵发性疼痛等表现,牙髓活力测试敏感,早期影像学多无明显异常,治疗主要是保存活髓或根管治疗;根尖周炎是根尖周组织炎性疾病,病变涉及根尖周围组织,有特定疼痛特点,牙髓活力测试结果不一,影像学可见根尖周组织改变,治疗急性根尖周炎先缓解疼痛引流,慢性根尖周炎多根管治疗,两者在定义、临床表现、检查及治疗等方面有明显区别。
一、定义与病变范围
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牙髓主要包含神经、血管等组织,牙髓炎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牙髓组织的炎症反应,病变局限于牙髓内部。
根尖周炎:是指发生在根尖周组织的炎症性疾病,病变范围涉及牙根尖周围的牙周膜、牙槽骨等组织,炎症是由牙髓炎症扩散等原因导致。
二、临床表现
疼痛特点
牙髓炎:典型症状是自发性阵发性疼痛,疼痛往往在夜间加重,疼痛难以定位,可放射至同侧头面部。例如,当牙髓受到温度刺激(冷热刺激)时,疼痛会明显加剧,去除刺激后疼痛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不同年龄人群牙髓炎疼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述不清晰,更多表现为哭闹等,而成年人能较准确描述疼痛性质。
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初期患牙有轻微疼痛,患者能定位患牙,咀嚼时疼痛加重,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加剧,呈持续性跳痛,不敢咬合,疼痛范围局限于患牙部位,不会放散至远处。慢性根尖周炎一般无明显自发痛,可有咀嚼不适感等。
其他表现
牙髓炎:一般无明显的牙龈肿胀等表现,除非是炎症非常严重扩散至根尖周围,但此时往往已发展为根尖周炎相关表现。
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时,患牙对应的牙龈部位可能出现红肿,有压痛,甚至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可缓解部分症状;慢性根尖周炎可在牙龈上出现窦道,挤压窦道可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三、牙髓活力测试
牙髓炎:牙髓活力测试多表现为敏感,温度测试(冷、热刺激)可引起剧烈疼痛,且刺激去除后疼痛仍持续。
根尖周炎:牙髓活力测试结果不一,患牙牙髓多无活力,但也有部分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牙髓可能还有一定活力,但根尖周组织有炎症表现。
四、影像学表现
牙髓炎: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表现,随着病情发展,若炎症扩散至根尖周围,可能出现根尖周组织轻度改变,但早期主要以牙髓组织的炎症表现为主,影像学上牙髓区域无特异性的典型改变来直接诊断牙髓炎。
根尖周炎:X线片可见根尖周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急性根尖周炎早期根尖周骨质无明显改变,病情进展后可见根尖周间隙增宽;慢性根尖周炎可见根尖周骨质破坏,形成低密度影,如根尖周肉芽肿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圆形低密度区,根尖周囊肿则可见较大的圆形低密度区,边界清楚,有骨白线围绕等。
五、治疗原则
牙髓炎:治疗主要是保存活髓或去除牙髓。保存活髓的方法有直接盖髓术、间接盖髓术、牙髓切断术等,适用于年轻恒牙、牙髓炎症较轻等情况;去除牙髓的方法是根管治疗术,通过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进行根管预备、消毒、充填,从而消除牙髓炎症,保存患牙。
根尖周炎:急性根尖周炎首先要缓解疼痛,引流炎症渗出物,可通过开髓引流,让根尖周的脓液通过根管引流到口腔;然后再进行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主要是通过根管治疗来消除根尖周的炎症,对于根尖周囊肿等病变可能还需要配合手术治疗来刮除囊肿等病变组织。
不同年龄人群在治疗时需考虑其特点,儿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更需要安抚情绪,配合治疗;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全身疾病,在治疗时要考虑全身状况对治疗的影响等。总之,根尖周炎与牙髓炎在定义、临床表现、检查及治疗等方面均有明显区别,临床医生需根据这些区别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