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骨疣即胫骨骨软骨瘤,是常见良性骨肿瘤,由骨生长板区域异常增生致,遗传、生长发育可致病因,有无痛性肿块、压迫等表现,靠X线、CT、MRI诊断,小无症状可观察,生长快、有压迫等需手术,单纯切除预后好,恶变则差,儿童术后要关注骨骼生长。
一、病因
1.遗传因素:部分胫骨骨软骨瘤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比如一些与骨骼发育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干扰正常的骨生长调控机制,从而引发胫骨骨疣。
2.生长发育因素:在青少年生长发育旺盛时期,骨骼的生长板活跃,此时如果受到某些不明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局部骨组织的异常增生。例如,生长板区域的软骨细胞异常增殖,逐渐发展形成骨软骨瘤。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无痛性肿块:患者往往可以在胫骨的表面摸到一个无痛的肿块,尤其是在胫骨的干骺端部位较为常见。肿块的大小不一,小的可能只有几毫米,大的可以达到几厘米甚至更大。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由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软骨瘤可能会随着生长而逐渐增大。
压迫症状:当骨软骨瘤生长较大时,可能会对周围的组织、神经、血管等产生压迫。比如压迫周围的肌肉组织,可能导致肢体活动时出现不适;压迫神经时,可能会引起相应神经支配区域的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压迫血管时,可能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导致肢体远端出现发凉、颜色改变等情况。
2.体征:通过体格检查可以摸到质地较硬的肿块,肿块表面一般比较光滑,活动度相对较差,与周围组织边界相对清楚。
三、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胫骨骨软骨瘤的常用方法。在X线片上可以看到胫骨干骺端有向外突出的骨性肿物,肿物的皮质和松质骨与胫骨的皮质和松质骨相连续,肿物表面可能有软骨帽,软骨帽在X线上表现为低密度影。通过X线检查可以初步判断骨软骨瘤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部位或者需要更清晰显示骨软骨瘤细节的情况,CT检查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它能够更清楚地显示骨软骨瘤的内部结构、软骨帽的厚度以及与周围骨骼、血管、神经等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MRI检查:MRI对于软组织的分辨力较高,能够更好地显示骨软骨瘤周围的软组织情况,包括软骨帽的厚度、是否有恶变等。在怀疑骨软骨瘤有恶变可能时,MRI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四、治疗
1.观察随访:对于较小的、无症状的胫骨骨软骨瘤,尤其是儿童时期发现的,如果没有引起任何不适,可以选择观察随访。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监测骨软骨瘤的生长情况。因为部分骨软骨瘤在青少年生长发育停止后可能不再继续生长。
2.手术治疗:当胫骨骨软骨瘤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骨软骨瘤生长迅速,有恶变倾向;引起明显的压迫症状,如疼痛、麻木、肢体功能障碍等;影响外观且患者有美观要求等。手术的目的是切除骨软骨瘤,解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手术方式主要是将骨软骨瘤及其表面的软骨帽完整切除。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时需要特别注意保护骺板,避免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在术后,儿童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监测骨骼的生长情况,确保肢体能够正常发育。对于成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儿童来说可能更快,但也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进行康复等相关处理。
五、预后
一般来说,单纯的胫骨骨软骨瘤经过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复发率相对较低。但如果骨软骨瘤发生恶变,预后则相对较差,恶变后的肿瘤可能会转移,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寿命。对于儿童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需要密切关注骨骼的生长情况,因为手术操作可能会对骺板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骨骼生长异常问题,以保障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