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腹泻发烧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有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细菌(大肠杆菌、沙门菌)感染;非感染性因素包括饮食因素(食物中毒、食物过敏)、药物副作用、其他疾病影响(炎症性肠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需观察病情,轻时可适当休息补水,严重应及时就医检查并采取相应治疗,特殊人群更要谨慎。
一、感染性因素
(一)病毒感染
1.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之一,成人也可感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可出现腹泻、发烧等症状,腹泻多为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发烧一般为低热至中度发热。研究表明,轮状病毒感染后引起的腹泻病程通常在1周左右,发烧持续时间多为2-3天。
2.诺如病毒:也是引起成人腹泻发烧的常见病毒,全年均可发生,冬季高发。传播途径包括污染的食物、水、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患者主要症状为腹泻和呕吐,腹泻为稀水便,发烧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病程相对较短,多数在2-3天内恢复,但易在人群密集场所如学校、养老院等引起暴发流行。
(二)细菌感染
1.大肠杆菌:某些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可导致腹泻发烧。例如肠产毒性大肠杆菌,常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未煮熟的肉类、污染的蔬菜等)感染。患者表现为腹泻,可为水样便,伴有发热,体温可升至38℃以上,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痛等症状。
2.沙门菌:进食被沙门菌污染的食物是主要感染途径,如污染的蛋类、肉类等。感染后患者出现腹泻,大便可为黏液便、脓血便等,同时伴有发烧,体温波动较大,可高达39℃以上,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饮食因素
1.食物中毒:食用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食用了有毒的食物(如毒蘑菇等)。如果是细菌性食物中毒,除了腹泻发烧外,还可能有呕吐等症状;如果是有毒食物引起的中毒,症状会更为复杂,可能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等。例如食用了被葡萄球菌污染的剩饭等食物后,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腹泻、发烧、呕吐等症状。
2.食物过敏:个别人群对某些食物过敏,如牛奶、海鲜等。食用后可出现肠道过敏反应,表现为腹泻,同时可能伴有皮肤瘙痒、皮疹等,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发烧症状,一般为低热。
(二)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在服用后可能引起腹泻发烧的不良反应。例如一些抗生素,在杀灭肠道细菌的同时,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同时可能伴有发热反应。不同的抗生素引起不良反应的机制不同,一般在停药后,症状可能会逐渐缓解,但如果症状严重,需要及时就医调整用药。
(三)其他疾病影响
1.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多见于成人,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免疫因素等有关。患者除了腹泻外,还可能有脓血便、腹痛等症状,病情活动期常伴有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
2.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代谢亢进,可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腹泻,同时患者可能出现多汗、心慌、消瘦等症状,部分患者也会伴有发热,一般为低热。
对于大人腹泻发烧的情况,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腹泻的次数、大便的性状、体温的变化以及是否伴有其他不适症状等。如果腹泻发烧症状较轻,可通过适当休息、补充水分(预防脱水)等非药物方式缓解。但如果症状严重,如腹泻频繁、大量水样便、发烧持续不退(体温超过38.5℃且持续时间较长)、伴有严重腹痛、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大便常规、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等,出现腹泻发烧时更应谨慎对待,及时就医,因为他们的身体机能和耐受能力不同,病情变化可能更快,需要更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