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的引发因素众多,包括先天性胚胎发育异常、神经肌肉病变(如脑瘫、脊髓灰质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姿势性长期不良姿势(儿童青少年及成年人皆有影响)、疾病因素(神经纤维瘤病、马方综合征等)以及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其他因素,青少年是关键阶段且女性略高,缺乏运动易增加风险。
一、先天性因素
(一)胚胎发育异常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脊柱的分节、形成等环节出现异常可导致脊柱侧弯。例如,椎体形成障碍,如半椎体,是较为常见的先天性脊柱侧弯的原因之一。半椎体的存在会使脊柱生长不平衡,从而引起脊柱侧弯。这种情况在胎儿发育的早期阶段就已形成,与遗传因素可能有一定关联,部分先天性脊柱侧弯患儿可能存在家族遗传倾向。
二、神经肌肉因素
(一)神经系统病变
1.脑瘫:患有脑瘫的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受损,肌肉控制能力异常,会出现脊柱侧弯。这是因为脑部病变影响了对躯干肌肉的正常调控,导致肌肉力量不平衡,长期发展可引起脊柱侧弯。此类患儿除了脊柱侧弯外,往往还伴有运动发育迟缓、姿势异常等其他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2.脊髓灰质炎:曾经患过脊髓灰质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导致相应肌肉无力,进而引起脊柱侧弯。患病后肌肉力量的不平衡使得脊柱两侧受力不均,逐渐引发脊柱侧弯畸形。
(二)肌肉病变
1.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这是一组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患者肌肉进行性无力和萎缩,会影响脊柱的正常支持和稳定功能,从而导致脊柱侧弯。随着病情进展,脊柱侧弯会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三、姿势性因素
(一)长期不良姿势
1.儿童青少年时期:儿童青少年如果长期坐姿不正确,如弯腰驼背、歪着身子坐等;或者长期单肩背包,导致脊柱两侧肌肉受力不均;还有长期卧床且姿势不当等情况,都可能引起脊柱侧弯。例如,一些学生由于学习习惯不好,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坐姿,脊柱在生长发育阶段就容易受到影响,逐渐出现脊柱侧弯的趋势。
2.成年人:成年人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且姿势不正确,或者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子设备姿势不当等,也可能导致脊柱侧弯逐渐加重。比如长期伏案工作的办公室人员,长时间保持前倾的姿势,会使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改变,增加脊柱侧弯的发生风险。
四、疾病因素
(一)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体内会出现神经纤维瘤,这些肿瘤可累及脊柱周围的神经和组织,影响脊柱的正常结构和稳定性,从而引发脊柱侧弯。神经纤维瘤病患者除了脊柱侧弯外,还可能有皮肤咖啡斑、神经纤维瘤等典型的临床表现。
(二)马方综合征
马方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主要影响结缔组织的结构和功能。患者的脊柱结缔组织异常,导致脊柱的支撑结构发生改变,容易出现脊柱侧弯。同时,马方综合征还常伴有眼部和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的异常表现。
五、其他因素
(一)年龄和性别
1.年龄:青少年时期是脊柱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此时如果存在上述各种因素,更容易发生脊柱侧弯。因为青少年脊柱的柔韧性较好,一旦受到不良因素影响,更容易发生形态改变。而成年人脊柱的生长发育基本停止,但如果有长期不良因素积累,也可能导致脊柱侧弯逐渐加重。
2.性别:一般来说,女性在青春期发育阶段发生脊柱侧弯的概率相对略高一些,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还与个体的具体情况,如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二)生活方式
长期缺乏运动,尤其是缺乏针对脊柱周围肌肉锻炼的生活方式,会使脊柱周围肌肉力量减弱,对脊柱的支持和保护作用降低,增加脊柱侧弯的发生风险。相反,适当进行一些有助于脊柱健康的运动,如游泳、体操等,可以增强脊柱周围肌肉力量,预防脊柱侧弯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