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引发因素包括:随着年龄增长软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导致慢性损伤;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治疗不当;肩关节局部外伤;颈椎病等疾病影响。40岁以上人群易因软组织退行性改变发病,长期体力劳动或肩部活动多者退行性改变更早,过度活动、不良姿势、治疗不当、外伤、疾病等均可引发,不同年龄段受影响程度有别,女性因激素等因素在相关情况中发病几率可能不同。
一、软组织退行性改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如肌腱、韧带等会发生退行性改变。例如,肩袖肌腱中的肌腱纤维会逐渐出现磨损、断裂等情况,使得肩关节的稳定性下降。这种退行性改变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女性相对男性可能由于激素水平等因素,在相同年龄阶段退行性改变的进程可能略有不同。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或肩部活动较多的人群,如画家、打字员等,由于软组织长期受到磨损,退行性改变会更早出现。
二、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慢性损伤
1.过度活动: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长期进行重复性的肩部运动,如打羽毛球时频繁的挥拍动作、游泳时大量的划水动作等,会使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处于过度疲劳状态。以打羽毛球为例,每次挥拍时肩关节的肌肉、肌腱等都要承受较大的力量,长期积累会导致慢性损伤,进而引发肩周炎。对于青少年,如果长期进行不适当的肩部高强度训练,也可能因慢性损伤增加肩周炎的发病风险。
2.姿势不良:
长期处于不良姿势,如长期伏案工作时弯腰驼背,肩部处于内收内旋的姿势,会使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受到异常的牵拉和压迫。例如,办公室职员长时间保持低头、含胸的姿势工作,会导致肩关节周围的肌肉紧张,血液循环不畅,久而久之容易引发肩周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因为姿势不良而增加肩周炎的发病几率,老年人由于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姿势不良对肩关节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
三、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治疗不当
当肩部受到急性挫伤或牵拉伤时,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也容易引发肩周炎。例如,肩部急性拉伤后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正规的治疗,损伤部位没有完全恢复,就可能导致肩关节周围的组织粘连、纤维化等,进而发展为肩周炎。对于儿童,如果肩部受到急性损伤,由于儿童的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如果治疗不当,也可能影响肩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日后患肩周炎的可能性;而对于老年人,肩部急性损伤后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治疗不当更容易引发肩周炎。
四、肩关节局部外伤
肩关节局部受到外伤,如骨折(如肱骨近端骨折)、脱位等,会破坏肩关节的正常结构和稳定性。在外伤恢复过程中,由于固定时间过长或康复锻炼不及时等原因,容易导致肩关节周围的组织发生粘连、挛缩等,从而引发肩周炎。例如,肱骨近端骨折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固定肩关节,这会使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萎缩、关节囊粘连,若康复锻炼不及时,就很容易发展为肩周炎。不同年龄的患者在外伤后发生肩周炎的风险不同,老年人由于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软组织退变,外伤后更易出现肩关节周围组织的异常改变而引发肩周炎。
五、颈椎病等疾病的影响
颈椎病患者,由于颈椎病变会压迫神经根,导致肩部及上肢出现疼痛、麻木等症状,长期的肩部疼痛会使肩关节活动减少,进而引起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萎缩、粘连,最终引发肩周炎。例如,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因为神经根受压,肩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废用状态,容易出现肩周炎的相关病理改变。不同年龄段的颈椎病患者都可能因颈椎病引发肩周炎,而且随着年龄增长,颈椎病的发病率升高,同时引发肩周炎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颈椎退变可能加速,进而增加因颈椎病引发肩周炎的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