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牙是牙齿发育矿化期摄入四环素类药物致牙体组织结合变色及可能伴牙釉质发育不全的疾病,发病机制与药物结合致着色及影响牙釉质发育有关,临床表现有牙齿颜色改变和牙釉质改变,诊断通过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预防需孕妇及儿童避免用四环素类药且注意口腔健康,治疗有美白和修复,美白适轻度、修复对中重度,儿童治疗需谨慎
一、定义
四环素牙是在牙齿发育矿化期,机体摄入四环素类药物,导致药物与牙体组织结合,使牙齿颜色改变,同时可能伴有牙釉质发育不全的一种疾病。
二、发病机制
药物结合:在牙齿发育矿化阶段,四环素分子可与牙体组织中的钙结合,形成稳定的四环素钙复合物,沉积在牙体硬组织内,从而使牙齿着色。不同种类的四环素类药物导致牙齿着色的程度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去甲金霉素引起的着色往往更明显。
影响牙釉质发育:除了导致牙齿变色外,四环素还可能对牙釉质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使牙釉质的结构出现异常,表现为牙釉质变薄、表面不光滑等,增加牙齿患龋等疾病的易感性。
三、临床表现
牙齿颜色改变:恒牙列受累较为常见,乳牙列相对少见。恒牙的颜色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黄色、灰色或棕褐色等。在乳牙列中,由于乳牙的牙釉质较薄,四环素牙的颜色可能相对更明显。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牙齿着色的表现也有差异,儿童时期摄入四环素类药物导致的牙齿变色,随着年龄增长,颜色可能会逐渐加深或发生变化。
牙釉质改变:牙釉质可能出现发育不全的情况,表现为牙齿表面不平整,有光泽度改变等。例如,牙齿表面可能出现白垩色斑块、横纹等,这不仅影响牙齿的美观,还会使牙齿的抗龋能力下降,儿童由于口腔卫生维护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龋坏。
四、诊断方法
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尤其是在牙齿发育矿化期(一般是胎儿4个月至出生后7岁左右)是否有四环素类药物的使用史。对于儿童患者,要了解其家长是否在其牙齿发育关键时期给患儿使用过四环素类药物。
临床检查:通过口腔检查观察牙齿的颜色、形态及牙釉质情况。可以借助一些特殊的检查手段,如紫外线照射等,来辅助判断牙齿着色的程度和范围。例如,在紫外线照射下,四环素牙会呈现出特有的荧光现象,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
五、预防措施
孕妇及儿童用药注意:孕妇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4个月后要避免使用四环素类药物,儿童在7岁以前也应尽量避免使用四环素类药物。这是因为在牙齿发育矿化期,胎儿和儿童的牙齿处于快速发育阶段,使用四环素类药物更容易导致四环素牙的发生。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自行给儿童使用可能影响牙齿发育的药物。
口腔健康维护:即使没有发生四环素牙,在牙齿发育矿化期及之后,都要注意口腔健康维护。儿童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早晚刷牙、使用牙线等,减少牙齿患龋及其他疾病的风险,因为牙釉质发育不良的牙齿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六、治疗相关
美白治疗:对于轻度四环素牙,可以考虑进行牙齿美白治疗。目前有多种牙齿美白方法,如冷光美白等,其原理是通过化学物质的作用去除牙齿表面及深层的色素。但需要注意的是,美白治疗可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而且对于重度四环素牙,美白效果可能不太理想。在进行美白治疗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等因素,儿童由于牙齿还在发育阶段,一般不建议过早进行美白治疗。
修复治疗:对于中重度四环素牙,可采用修复治疗的方法,如瓷贴面、全冠修复等。瓷贴面是在牙齿表面粘贴一层瓷材料来改善牙齿的颜色和外观,全冠修复则是将整个牙齿包裹起来进行修复。在选择修复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牙齿的状况、美观需求等进行综合考虑。对于儿童患者,修复治疗要谨慎进行,要充分评估治疗对其牙齿发育及口腔功能的影响。